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泻、腹痛、黏液或脓血便为主症,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本病据其主症,归属于中医学的“肠澼”、“下利”、“久泄”、“久痢”等病症范畴,用隔药灸治疗颇有疗效。
症状
●水谷精微不布,聚为水湿,脾不分清,则水谷混杂而下,证见泄泻、大便稀软等症;
●土虚则木乘,脾气虚弱致肝气乘脾,阻滞中焦气机,气滞则血瘀,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腹胀、腹痛;
●湿邪壅滞,久则化热,湿热蕴结胃肠,见里急后重、泻下不爽;
●气血壅滞肠络,败溃为疡,湿热之邪灼伤血络,瘀血随下注之湿浊而出,故见黏液脓血便。
中医治则
中医认为,本病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或先天禀赋不足等所致。病机总体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人体正气虚弱(脾胃虚弱)与肠腑局部实邪(湿热之邪)壅滞并见的本虚标实之证。
因此在治疗上遵循以温养脾胃为根本,辅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等治法。
艾灸疗法
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穴。
步骤:通过对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等穴施以隔药饼灸以达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阴阳之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为主证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佳。
注意:采用隔药饼灸。药饼采用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等药物制成,方中附子和肉桂均可温阳散寒除湿,木香行气调中止痛。三药共伍可温阳健脾,理气和中以治其本;佐以黄连、丹参、红花等药而奏清热利湿、理气化瘀之效。
你可以在weixinhao红杏林针灸助手阅读到多种疾病疗法、养生常识、中医药物百科以及针灸穴位查询。为中医爱好者提供专业有效的针灸、艾灸知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