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过,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即将到来。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暑气加重,人体的肠胃功能开始变弱吃不下饭,很多人容易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尤其是中老年人。
加上天气潮湿多雨,食物容易变质,是肠胃疾病的高发季节。误食变质食物容易导致细菌性肠胃炎,湿气过重容易引起食欲不佳、身疲力乏和食欲下降。
浑身困乏无力,总是睡不醒;
肠胃不适消化不好,没食欲;
吃一点就容易腹胀腹泻
明显感到痰多、虚胖;
早晨起来嘴唇很黏;
浑身没劲不想说话;
小便短少;
大便稀溏黏腻;
老是便秘;
……....
在中医里,这些夏天容易出现的症状其实都与“脾胃”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最高,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
●人民网报道,我国肠胃病患者高达1.2亿。
脾胃是后天之本,身体好坏由它说了算
中医认为,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的观点,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非常重要。
脾和胃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由胃研磨消化后,再由脾进行二次消化,将水谷精微的营养运送到全身。可以说,整个身体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脾胃的运作。
●新华网报道,研究发现,脾胃健康、食欲好的老人死亡风险低。
更重要的是,脾胃好能长寿。以色列一项针对名70~82岁老年病人的研究发现,在排除老人身体活动量、人口学特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脾胃健康、胃口好的老人,死亡风险更低。
脾胃不好,百病由生,夏季养脾最重要
●刘汶教授介绍,长夏季节多湿,脾胃最容易受伤害。
首都医科医院主任医师刘汶教授表示,夏天已经到了,我们知道夏天多湿多热,中医讲,湿邪最容易困阻脾胃,因为脾为阴脏,它喜燥恶湿,而夏天多湿,阴雨连绵,那它就会伤了脾。
伤脾以后就会导致脾失健运,脾不健运以后造成水谷不化,水谷不化那么气血就不生了,气血不生人体的免疫力就要下降,各脏腑组织无以濡润滋养,气机郁滞,功能失常,最终因虚致病而衰。
●刘汶教授介绍,水古不化导致气血不生,从而导致全身脏腑受影响。
此外,脾不化湿就会导致水湿停聚,停聚以后会影响到气机的升降失常,影响到肝气,导致肝脾不和引起慢性胃炎、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神经官能症等众多疾病。
另外脾不化湿,湿邪停聚又会生痰,痰又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