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吐槽,孩子的肚子天总有一百天是疼的,医院去检查,很多时候又啥都查不出来。肚子在人体中是挺大的区域,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疼痛,代表着完全不同的疾病。需要家长做辨认,看看是什么情况的疼痛,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
上腹部痛
消化不良
宝宝吃完东西不久就说肚子痛,多半是消化不良或者吃得太多了。腹痛主要表现为胀痛,肚子像个小鼓,疼痛的程度比较轻。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来促进消化。后面的饮食不要让宝宝暴饮暴食,油腻、辛辣的食物也要少吃。
胃肠炎
消化道的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宝宝可能出现断断续续的腹痛,通常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腹痛大概持续1-2天就消失了。
肚脐周围痛
功能性腹痛病
功能性腹痛多发生在两岁以上的宝宝,发作不到1小时自己就会好,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可能与起立性调节障碍、食物过敏、心理情绪等有关。
肠系膜淋巴结炎
有很多宝宝,肚子痛、医院检查后,B超提示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肠系膜淋巴结炎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更不需要做手术,也不会持续疼,属于自己会好的疾病。
肠套叠
是一种宝宝常见的急腹症,由于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造成肠梗阻,腹痛非常剧烈。这种腹痛是阵发性的,宝宝哭闹一阵停一阵。最明显的特点是腹痛越来越严重,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宝宝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常伴有果酱样的血便。这医院急诊。
肠绞痛
又叫婴儿肠痉挛,为连续1周或以上,每周超过3天,每天3小时以上的无法安抚的哭闹。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可以反复发作。发作时宝宝哭得特别厉害,甚至出冷汗、面色发白。多发生在吃奶以后,按摩腹部、俯卧位能缓解疼痛。随着宝宝各方面发育的不断成熟,这些问题会自行解决。
下腹部痛
尿路感染
2岁及以下的孩子发生尿路感染时除了发烧,其他症状不太明显。大一点的宝宝,尿路感染可能的征兆有:腹部或背部疼痛,有时会发烧、有气无力、脸色苍白、食欲不振、突如其来的尿床、排尿时有灼热感。需要由专业医生处理。
有的腹痛不是病
有些情况下并不是疾病引起腹痛,无需药物治疗,家长不必太担心。
1受到了冷刺激
宝宝的内脏神经相对敏感,即便是胃肠道平滑肌受到了轻微的刺激,就可能发生强烈收缩,引起痉挛性腹痛。帮宝宝揉一揉就不疼了。
2生长痛
一般疼痛不会超过10分钟,只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暂时的不适。家长可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或者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敷腹部,疼痛就会减轻消失。
3动得太厉害了
只要运动停止疼痛就消失。宝宝的运动量不能突然间加大,每次运动时间也不要过长。饭后不要马上运动。
做什么可以缓解宝宝的肚子痛
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宝宝的肚子痛:
热敷:可以将热毛巾或者暖水袋敷在肚子上。
食量控制
给宝宝多喝水,保持水分
清淡饮食
下次遇到宝宝肚子痛,别慌,先看看宝宝哪里痛,再对症下药吧!
(医院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