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日韩争斗最大获利者美1政策对中韩都有害
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总理李克强行将应邀访问韩国,并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3年后再度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被认为是三国政治关系转圜的重要契机,对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稳定,乃至亚洲经济的整体复苏,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10月27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在北京举行了以“沟通对话、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日韩研讨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了会议并致辞。他表示,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不能选择。中日韩三国几千年来比邻而居,友好与合作是三国人民始终不变的共同寻求。10多年来,中日韩合作为增进三国各自发展、增进东亚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使人遗憾的是,由于日本不能重视历史问题,中日韩三国关系因此堕入数年的停滞。加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中日关系从“政冷经热”逐步转为“政冷经冷”,更使人耽忧的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国民感情日益恶化,三国民意对峙情绪时有激化。中日韩三国作为亚洲地区的最重要最具份量的国家,外交关系陷入僵局,给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乃至安全与稳定,抹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基于此背景,应邀出席的三国外交官、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150多人,围绕“立足中日韩合作,促东北亚繁华”、“以心相交,成其久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从三国预会代表的发言中,可以清晰看到中日韩三国关系的客观现状、问题与挑战。多数代表认为,中日韩三国关系前景乐观,在经济贸易、人文交换等领域更有着极为广泛的合作前景。特别是来自日韩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日韩关系抱有很高的期待。
江原规由(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伙伴关系’更符合时期需求”
主要就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三点建议。第一是中日韩三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9月份TPP达成协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那末中日韩之间的FTA呢?日本一直以来是立足于TPP,韩国则跟欧美达成了FTA,中国现在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如果中日韩三国立足于各自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的立足点,然后再构建三国之间的FTA,构筑一个跟TPP范围一样大的经济体,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二,中日韩三国除构筑FTA,还应当斟酌如何深化经济交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三国面向共同的目标,向全球发出明确的信息,表明今后中日韩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伙伴关系,和如何对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现在是中日韩三国发出这1信息的时候了。
所谓的“伙伴关系”1词,原来属于北约组织的外交用语,而中国提出的伙伴关系,侧重于强调经济合作交换。现在,中国已跟几十个国家建立了10多种伙伴关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建立伙伴关系的速度与范围都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在明显增加与扩大,并且都得到了巨大支持,但是,这些伙伴关系多数是以政府首脑与国家领导人的共同声明这1情势建立的。我认为,根据当事各国的具体国情,伙伴关系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反应出来,这跟TPP这类具有较强约束力的自贸谈判相比,构建相互之间的伙伴关系,也许更符合当前的时期需求。
第三,中日韩三国之间构建FTA,再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构建更加深化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这是一种可以参考的情势。这样,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将会出现出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这类情势的合作,同时会构成一种全球软实力,且这类软实力的方式适用于全球范围。另外,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产能合作与三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问题,和RCEP、TPP、中日韩FTA与“一带一路”等这些区域性经济圈,都会对今后三国经济合作发展的方向产生趋势性影响。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外资引进国,也是日本与韩国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国。同时,中国正转变为资本净出口国,中国企业将以设备制造业为中心,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在这类趋势与背景下,为了使中日韩经济合作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我建议中日韩三国相干机构,可以研究一下中日韩三国企业如何合作,尤其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投资合作,发展新型国际产能合作的可能性。如此一来,三国不但可以构建共同的商务环境,还能提高中日韩三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存在感。
我希望,中国作为一个直接投资对象国,继续保持其魅力,同时作为对第三国的投资大本营,创造出新的魅力。比如,中国可以设立一些自由贸易实验区,作为对第三国投资的大本营。也可以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境外经济合作区,作为向第三国投资的大本营,在这些方案里,我们可以期待中日韩三国更深入更细致的产能对接与合作,构建新型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
河合正弘(日本东京大学教授):“TPP对中韩具有负面效应”
从经济关系来看,虽然遭到政治影响,但其实发展还不错。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即,以此为契机,政治关系向好,可以推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现在,亚洲的经济整合发展速度很快,中日韩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我们可以从观光旅游人数和人员活动上得到验证。从亚洲旅行社提供的数据看,70-80的旅游者还是在亚洲区域内。之前,日本去海外旅游的人数是非常多的,但近年来这个数据有些停滞,但前来日本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增长势头强劲,尤其是前往日本观光的中国游客增长迅速。但遗憾的是,这几年来,日本人去中国旅游的人数有所减少,日本人去韩国旅游的亦有所减少,当中缘由有日贬值的因素,但来自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
从贸易依存度来看,日本向美国与欧洲的出口在不断下落,但是对中国的出口则快速增加,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亦增长迅速。而看中国方面的数据,不论从进口层面还是出口层面,日本对中国的重要性而言都在减弱。看韩国的贸易数据,一样可以得出,不论是进口与出口,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都在增加。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包括中国经济在内,全球经济增长都在减速,尤其是贸易减速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中日韩三国如何保持贸易量?中日韩FTA与RECP、TPP和FTAAP等,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呢?许多专家都在进行测算,虽然测算的具体数据会有不同,但方向则是大体一致的。比如中日韩FTA,对3国都有积极作用,但对日本的积极作用最小。还有RCEP,对三国积极作用亦很大,但对韩国的积极作用是最大的。而TPP的话,目前只有日本参加,对日本有积极作用,但测算结果仿佛对中国与韩国都有副作用。从这个结果看,我认为,韩国尚没有准备加入TPP,中国如果参加,则可能需要更长一段时间。那末如何去抵消TPP的消极作用,特别对中韩而言,我认为中日韩FTA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期待的。从中长时间看,构筑亚太地区更广泛的FTAAP,应该是更加理想的。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不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还可以推动共同的政治利益。
加藤青延(日本放送协会(NHK)解说委员):“谁是中日韩争斗的最大获利者?”
近年,当我看到中日韩三国的关系,觉得非常遗憾,心情也很沉重。这一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在首尔举行,希望这个会议的召开,能够改良三国关系,增强三国之间的国民感情。
我更愿意回头看一些问题,尤其是中日关系问题,不论是中日关系,还是日韩关系,都不太好,不仅是历史问题,还有国民感情也不好。国民感情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认识。日本曾侵犯了中国与韩国,给两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虽然日本表达了道歉,但中国与韩国国民觉得还不够。日本的国民则开始不喜欢中国人与韩国人了,且讨厌情绪高涨,如果你去日本的书店看看,那些专门写中国不好的书很多,且很畅销,我们作为媒体,也是有责任的,比方说报导中国与韩国时,常常是太少的表扬,太多的谴责,在日本,如果一家媒体的观点非常拥戴中国或韩国的立场,那末就会遭到大家的抨击,日本国内的这类气氛,也是很有问题的。如果日本跟中韩两国这样斗下去,那末谁是最大的获利者呢?在日本,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多人去斟酌。在日本有一个“渔夫之利”的说法,在中国则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说法。如果我们不争斗,而是选择合作,那末或许有国家会觉得担心乃至畏惧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作为媒体,尤其是在我们进行相干报导的时候,应当有一个检讨。媒体有一个特质,就是更愿意去报导一些负面的信息,来吸引大家的关注,但是我觉得在国家间交换中,应当去做一些积极的事情,民间交换很重要,民间交换提升与深化了,就可以影响报导的方式。那如何加强民间交换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1是文化交流。如果一个国家它尊重对方的文化,羡慕对方的文化,那末就有很强烈的交换意愿,更容易构成交换的气氛,否则很难进行交换。因此,在交换的时候,大家都会看到对方把好的方面展现出来,大家就会相互吸收对方好的方面。第二就是人员交换非常重要。现在中国去日本观光的游客多了,而这需要一个框架机制。比方说,寺庙旅游,有没有一条将中日韩三国的寺庙联系起来的旅游线路?还有一些体育赛事与文化活动等,中日韩三国都可以斟酌将这些整合起来,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讲,络文化、动漫文化等大众文化方式,其实都是年轻人的共同文化,那末如何基于这类共同文化增进年轻人的交换?这些都很重要,都需要努力去做,我觉得如果只有媒体报道,是难有戏剧性转变的。因此,中日韩三国关系的改良,首先应当加强国民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和相互尊重。我们有着共同的儒教,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这些共同的文化因素可以加强三国国民之间的沟通,消除沟通进程中的误解。
郑焕禹(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高级研究员):“先从容易达成共鸣的领域着手”
在经济领域,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关系是非常乐观的,而且今后的发展前景,亦十分明朗。但是,我们三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发展并不是特别好,有待解决的课题也比较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日韩三国的出口额占全球比重的16.7,2014年这一比重占到19.3。当中,尤其是中国的贡献非常大,增加速度非常快。三国进口额由2007年占全球的13.7增加到2014年的17.6。在亚洲生产价值链条上,日本处于价值链条的最顶端,韩国与台湾地区处于中间位置,而中国则占据生产的中心地带,这是亚洲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动力。
最近,这类局面产生了一些变化,日本对韩国与台湾地区的出口产生了一些变化,日本对华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还有就是东南亚在东亚地区的作用与比重在变大。中日韩三国对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是起到核心作用的,但是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合作还是比较欠缺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比较多。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较为低迷,对全部亚太地区的贸易依赖度愈来愈高,这个事实意味着,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分工,逐渐从三国之间,提升与扩大到全部亚太地区。我认为,中日韩三国在经济合作进程中,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是从点到面,这类合作十分必要,比如说在一部分特定地区,可以用试点情势进行合作。我个人十分关注中国的东北地区,由于该地区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韩国与日本,都十分重要,且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选东北地区,中日韩三国以此为基础扩大深入合作。还有中国的图们江开发计划,这个计划目前推动力度不是特别够,中日韩三国可以进一步扩大开发。还有,可以从韩国或东盟国家选取一个地区,当作试点,推动中日韩三国在工业、能源、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
只要有决心,中日韩三国可以先从一些比较容易达成共鸣的领域着手,再不断协商推动下去,可能不会一次就获得想要的结果,但可以按部就班,逐渐推动。中日韩之间合作的领域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得多,我们可以从政治上或政策上下定决心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