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民王女士因患溃疡性结肠炎,四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腹泻症状,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更让她担心的是,医生告诉她溃疡性结肠炎存在癌变风险,是结直肠癌前疾病。日前,王女士在安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接受了我省首例粪菌移植术,术后脓血便腹泻明显好转。
王女士今年45岁,四年前因为医院就诊,被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一直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但是只能短暂改善其症状,王女士被反复的腹泻折磨得痛苦不堪,工作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周前,王女士因为病情加重转到安医大二附院就诊,经肠镜检查等综合评估后,被确诊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方海明建议王女士尝试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即粪菌移植术。
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方海明为患者实施了粪菌移植术。通过肠镜,把制作好的粪菌液通过管道沿肠镜钳道注入到消化道中。移植效果很好,术后王女士脓血便腹泻症状明显好转,身体也渐渐康复。
▲通过肠镜将粪菌移植到患者体内
粪菌移植是什么?
或许很多人会有这种疑问,甚至有人会错误理解为粪便移植,因而觉得恶心。
据方海明介绍,粪菌移植术其实是采取健康志愿者粪便,经特殊处理后收集粪便中细菌,再将这些来自健康供体的细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体系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移植的粪菌要经过严格程序处理,一些固体物质被过滤,留下的是有益菌群。事实上,原本又臭又脏的粪便处理后是白色无味、非常清亮的。通过粪菌移植治疗伪膜性肠炎,在美国已经写入相关的治疗指南。
▲提取粪菌
移植的粪菌从何而来?
方海明说,此例手术的健康粪菌供体为患者的侄子。开展此项技术的粪菌来源主要靠捐赠,现阶段以健康家庭成员为优先。
对于粪菌捐赠,有诸多严格的要求,比如,
不能患有传染病;
近期没有感冒;
极少用抗生素等等。
一般来说,捐赠者年龄大多在18岁以下,这也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身体各方面条件更好,“没有积累毒素”。
据悉,医院开展粪菌移植术。
近年来深入研究发现,粪菌移植可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顽固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以及肥胖、糖尿病代谢疾病等肠道外疾病,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十大突破之一。
转载声明:凡转载“健康安徽HealthyAnhui”稿件,请注明出处。
主编∣陈旭责编∣徐蒙蒙许梦云组稿∣郑慧
主办单位∣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