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

医院订阅哦!

年6月20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会上,中国-中东欧国家公共卫生合作机制宣布成立,该机制将有力促进中国疾控中心与中东欧国家级公共卫生对口机构的未来合作。论坛期间,中心王宇主任和立陶宛传染病与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SauliusCaplinskas博士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捷克共和国总理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及中东欧相关国家部长的见证下签署了机构间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提出了重点加强高致病性传染病(如埃博拉、寨卡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和禽流感等)的防控、传染病监测、研究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技术支持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拟促进两机构在以上所述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建设,信息交流,经验、知识和技术共享

年2月4日是第18个“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了主题为“Wecan.Ican.”的《-年三年抗癌计划》,旨在探讨个体(群体)如何减轻全球癌症负担,目标是确保更少的人患上癌症,更多的人得到成功的治疗,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走高,尤其是在城市居民中,癌症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战胜癌症,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简单了解癌症。抗击癌症我们能做点什么

作为个人,“我能”: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Makehealthylifestylechoices)

重视癌症早期发现(Understandthatearlydetectionsaveslives)

自主掌控抗癌选择(Takecontrolofmycancerjourney)

爱与被爱(Love,andbeloved)

寻求支持(Askforsupport)

分享经验,抒发己见(Makemyvoiceheard)

重返职场(Returntowork)

作为团体,“我们能”:

预防癌症(Preventcancer)

挑战成见(Challengeperceptions)

支持癌症幸存者重返职场(Supportotherstoreturntowork)

激励行动,采取行动(Inspireaction,takeaction)

让癌症治疗更普及(Improveaccesstocancercare)

打造健康的学校(Createhealthyschools)

打造健康的工作环境(Createhealthyworkplaces)

打造健康城市(Createhealthycities)

影响政策走向(Shapepolicychange)

敦促政府加大对癌症防治的投入(Makethecaseforinvestingincancercontrol)

打造优质医疗队伍(Buildaqualityworkforce)

聚合资源,协同抗癌(Joinforcestomakeadifference)

五大高发癌症早期筛查攻略肺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有长期吸烟史者。

筛查方法: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肺癌,如果CT发现肺部有阴影或结节,特别是磨玻璃样的阴影或结节,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看看,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做个病理活检。

肠癌

高危人群:有肠癌家庭史,有大肠息肉病、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病等病史,高脂饮食,有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者。

筛查方法:正常人群50岁以上可以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肿瘤标志物镜筛查。最好肠镜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发现大便带血,不要认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可咨询医生,必要时做个肠镜检查。

胃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胃部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有慢性胃病史、长期吃腌制食品、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者。

筛查方法: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者,应及时做胃镜排查。对于没有出现任何胃部不适的年轻人,但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中有60岁以下死于胃癌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没有高危因素的人,建议40岁以上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肝癌

高危人群:有肝癌家庭史、五年以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硬化患者,长期嗜酒者。

筛查方法:可以使用B超和甲胎蛋白筛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科做CT或磁共振检查。高危人群半年查一次,正常人群可一年做一次。如果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医院就诊检查。

食管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吃烫食或腌制食品者。

筛查方法: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看看食管情况,发现异常可取活检病理检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应特别注意。

9条防癌建议需牢记1.严格控制体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资料显示,与2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平均体重增加了40%,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则升高了9倍。专家认为:这两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肥胖是导致中国癌症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2.不吃发霉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多数中国人都有节俭的习惯。他们常常不舍得将已经发霉的食品扔掉,而是将这些食品加热后食用。其实,发霉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即便将这些食品加热也无法去除其中的黄曲霉素。人们常吃这样的食品,极易患肝癌等癌症。3.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过热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中国人极爱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过热的食品,这是导致中国的胃病、食管癌的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这类食品主要包括熏鱼、烤肉、腊肉、咸菜和火锅等。4.吃新鲜的果蔬前要将其清洗干净调查发现,部分中国人常常不仔细清洗新鲜的果蔬就直接食用,这样很容易导致果蔬上的农药进入其体内,从而诱发肠癌、肝癌和脑部肿瘤等癌症。5.不酗酒、不吸烟调查发现,中国白酒和烟草的消耗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而酗酒和吸烟是诱发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癌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我国的癌症患者中,有35%以上人的癌症是由酗酒和吸烟引起的。6.不要长期服用可能致癌的药物受某些观念的影响,很多中国人都有不经医嘱而自行使用药物的习惯,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用药的安全性,甚至因用药不当而致癌。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致癌。可致癌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氯霉素、土霉素、利血平、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乙烯雌酚、苯巴比妥、异烟肼等西药以及花椒、藿香、款冬花、石菖蒲、砒石;雄黄等中药。7.不要使用有毒的塑料袋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是有毒塑料袋使用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人们长期使用有毒的塑料袋(尤其是用有毒的塑料袋盛装食品),容易患肝癌、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鉴别塑料袋有无毒性的方法是:用火将塑料袋点燃,易燃烧的为无毒塑料袋,不易燃烧的为有毒塑料袋。8.每天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很多中国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有长时间晒太阳的习惯。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涂抹防晒霜。这是导致中国皮肤癌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每天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而且要养成涂抹防晒霜的习惯。9.不要熬夜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娱乐场所的增加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每天熬夜(即在凌晨1点以后才睡觉)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熬夜列为容易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熬夜会导致人体内褪黑色素(一种能够抑制肿瘤生长的激素)的含量减少,并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从而使人易患癌症。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中国国际抗癌联盟)

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呗↓↓↓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yxwh/14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