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两种主要形式;治疗策略也一直根据此分类法而定。遗传学研究已经确定了炎症性肠病的个易感基因位点,大多数由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共有。我们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被广泛使用的IBD临床亚表型的基因型研究,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疾病间的生物学关系。
该研究的对象来自欧洲、北美、大洋洲等16个国家的49个中心。研究应用免疫芯片阵列技术,以炎症性肠病蒙特利尔亚表型分类法对例(例克罗恩疾病,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测试了个遗传变异体的基因型-表型关联。研究者结合所有已知的炎症性肠病相关信息制定了一套遗传风险评估办法,来总结特定表型遗传风险的总负荷。使用这些风险评分验证这一假设:结肠克罗恩疾病、回肠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彼此之间基因均不同,并试图鉴别临床诊断与遗传风险状况间不匹配的患者。
研究经过质量控制,初步分析了例患者(例克罗恩病患者,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3个位点(NOD2,MHC,和MST13p21)与炎症性肠病的亚表型相关,主要关联是病变部位(一段时间内基本固定,中位随访时间10.5年)。在调整病变位置和发病年龄后,很少或没有基因与疾病行为(随时间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仍相关。遗传风险评分代表了炎症性肠病所有已知风险的等位基因,评分与疾病的亚表型密切相关(p=1.65*10-78),甚至是在排除NOD2,MHC,和3p21(p=9.23*10-18)后。基于遗传风险评分的预测模型可良好地鉴别结肠克罗恩病和回肠克罗恩病。遗传风险评分可鉴别少数不符合遗传风险状况的患者,这类患者极大可能是在随访后修正诊断(p=6.8*10-4)。
研究的数据将炎症性肠病各种特征整合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与目前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定义分型相比,通过新的分型方法(回肠克罗恩病、结肠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能更好的解释研究得到的数据。病变位置是患者疾病的固有方面,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
InheriteddeterminantsofCrohn’sdiseaseandulcerativecolitisphenotypes:ageneticassociationstudy
CleynenI1,BoucherG2,JostinsL3etal;
1Well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