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输入标题
11st.July
标题
请输入标题
明天入伏第一天,热浪滚滚,冬病夏治正当时。气温飙升至30度,可谓“千里清蒸、万里红烧”,没有最热,只有更热。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祛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冷饮等,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末去,又添新寒。中医认为,寒气是会沉积的,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病的形成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机体的阳气不足,体质虚弱为内因。“冬病夏治”亦可理解为“夏治冬病”,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近期,青岛早报名医工作室邀请岛城知名中医专家做客每周日的“名中医谈养生”栏目,请他们讲讲“冬病夏治”对不同体质人群的疗效和注意事项。
夏日炎炎“冬病夏治”正当时
肠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消化道结构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容易发生黏膜萎缩。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53%。山医院主任医师尹爱兵是我市首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介绍,“老胃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胃酸、胃痛、胃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的肠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可能是癌前病变,更应及时治疗。
大家常说的“老胃病”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慢性胃肠病,发病率高,反复难愈。胃肠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广大患者的难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很多人对胃肠疾病的认识不够,在诊断、治疗、调养以及预后上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害怕等情绪。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药是目前治疗萎缩性胃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很大一部分萎缩性胃炎可以达到逆转的效果。夏日炎炎,正是“冬病夏治”老胃病最好的时机,甚至可以起到患者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中药敷贴能有效抗复发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老胃病”的临床表现主症为“痛、胀、呃”。胃部遇冷就会疼痛,吃了少量食物后痛感减轻,但如果再次遇冷,疼痛就会加重,还会导致患者饮食减少,呃逆(即打嗝),胃部返酸,大便时干时稀等症状。中医认为,这属于人体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的范畴。
因此,大家常说的“老胃病”往往反复发作,患者病史一般都会超过两年,而且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秋冬季节发作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春夏季节则发作有所减轻。根据传统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冬病夏治,中药敷贴”这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病、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并有很好的抗复发的作用。
中医认为,慢性胃病,病程反复周期长,病久脾肾两虚,脾虚则水谷运化、转输功能失常,气机阻滞。肾虚,特别是肾阳不足,则气化不利,不能纳气,温煦全身及固表祛邪的功能减弱,在秋冬季节容易发作。所以,中医选盛夏三伏天时,取“春夏养阳”之意,借助自然之元阳补体内之虚阳,通过健脾温肾,和胃止痛,增强体质,达到来年胃肠病少发、轻发作乃至不发的治疗效果。
“冬病夏治”也要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功能好则一年四季不容易生病,同样调理脾胃适于常年进行,而“冬病夏治”也有很好的疗效。尹爱兵说,根据“天人相应”原理,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开展中药汤剂治疗,并在各节气选择相应穴位进行灸治,使人体能更好地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脾胃病的“冬病夏治”秉承“古法养生”,除穴位贴敷外,还有脐疗、督灸、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中医‘冬病夏治’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讲究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尹爱兵强调,治疗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酌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慢性腹泻优选脐疗,体质虚弱优选督灸等。选穴、用药上也因人因病而异。
比较常见的脾胃虚寒证,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脾胃虚寒型“老胃病”可以在中脘、气海、足三里灸疗,也可以服用以附子理中丸为主的中药治疗。
此外,脾肾阳虚证,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腰膝酸软,腹中冷痛;久泻久痢,五更泄泻,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脾肾阳虚多表现为慢性结肠炎,尹爱兵建议,可以在神阙、关元两个穴位上灸疗,也可以服用以真武汤、四神丸为主的中药治疗。
“冬病夏治”也注重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冬病夏治”的疗效。比如,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运用食疗温暖胃肠道,这也是“冬病夏治”的方式之一。平时可以多吃性温味甘,具有健脾补气、温胃祛寒的食物。果品类有荔枝、榴莲、樱桃以及龙眼肉、板栗、大枣、核桃、腰果、松子等;蔬菜类包含生姜、韭菜、辣椒、南瓜、胡萝卜、山药、黄豆芽等;肉食类有羊肉、牛肉、鸡肉等;水产类有虾、黄鳝、海参、鲍鱼、淡菜等;调料类有麦芽糖、红茶、花椒、姜、茴香、桂皮等。脾胃虚寒患者要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冻的食品。
7月12日头伏,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儿一科、治未病科、针推康复科、妇一科、心血管一科、耳鼻喉科、血管外科、风湿病科九大科室开展“冬病夏治”将于早晨六点半正式开诊。我们为您整理各科室冬病夏治贴敷攻略,帮您快速高效就诊。
贴敷流程简洁,要掌握这4点:
(1)挂号
(2)到各科室贴敷区填写门诊日志、体质辨识、确定贴敷种类
(3)缴费
(4)持缴费单回各科室门诊贴敷区完成贴敷。
哪些人群不适合冬病夏治
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还有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孕妇等,应该禁忌使用药物穴位贴敷。建议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暂不敷贴。
年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闰中伏8月01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目前,医院中医科都推出了三伏贴诊疗服务,市民可以就近选择。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