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粪便,
大家觉得很恶心,
其实粪便关键时刻能救命。
蚌埠市民王女士因患溃疡性结肠炎,
四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腹泻症状,
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
更让她担心的是,
医生告诉她溃疡性结肠炎存在癌变风险,
是结直肠癌前疾病。
日前,
王女士在安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
接受了我省首例粪菌移植术,
术后脓血便腹泻明显好转。
反复腹泻粪菌移植来救命
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方海明为患者实施了粪菌移植术。通过肠镜,把制作好的粪菌液通过管道沿肠镜钳道注入到消化道中。移植效果很好,术后王女士脓血便腹泻症状明显好转,身体也渐渐康复。
特殊处理收集粪便中粪菌
粪菌移植是什么?
或许很多人会有这种疑问,甚至有人会错误理解为粪便移植,因而觉得恶心。
据方海明介绍,粪菌移植术其实是采取健康志愿者粪便,经特殊处理后收集粪便中细菌,再将这些来自健康供体的细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体系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移植的粪菌从何而来?
方海明介绍,此例手术的健康粪菌供体为患者的侄子。开展此项技术的粪菌来源主要靠捐赠,现阶段以健康家庭成员为优先。
对于粪菌捐赠,有诸多严格的要求,比如,不能患有传染病,近期没有感冒,极少用抗生素等等,一般来说,捐赠者年龄大多在18岁以下,这也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身体各方面条件更好,“没有积累毒素”。
医院有此技术
据该院消化内科主任章礼久介绍,粪菌移植治疗疾病历史可追溯到年前我国东晋时期(公元~年)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也称《肘后方》)记载用新鲜粪汁或发酵粪水治病。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近年来深入研究发现,粪菌移植可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顽固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以及肥胖、糖尿病代谢疾病等肠道外疾病,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十大突破之一。
据悉,医院开展粪菌移植术,安医大二附院系安徽省首家开医院。
本期编辑:江婷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