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提到菊花不舒服,很多人往往会想到痔疮,却忽视了另一种情况——肛裂。所谓肛裂,就是肛门处皮肤粘膜裂开了。它一般发生于肛门的前部或者后部中间的位置,而且粘膜裂开的方向与肛门皮肤褶皱的方向相同。
之所以肛裂容易与痔疮混淆,主要的原因除了发病部位,二者在症状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常见的比如疼痛、便血,二者都有,而且往往都会在排便时加剧。
虽然痔疮、肛裂十分相似,但是它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在治疗上区别也较大,所以患者朋友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应该注意区分,最好的医院,让医生来诊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肛裂。
1
肛裂,这个锅谁来背?
肛裂的出现,最大的背锅侠就是便秘!有研究显示,长期便秘或粪便干结是引起肛裂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便秘之外,还有一些情况也有可能背锅,只是背锅的比重小一些。常见的比如:
严重的腹泻、肛门炎症、外伤等因素可造成肛裂;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可造成肛裂;
针对儿童肛门畸形进行的扩肛手术不当可造成肛裂;
女性生育用力过度或月经期会阴部感染引起炎症,也可诱发肛裂,这也是女性患肛裂较多的原因。
2
肛裂,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答案当然是不一定,其实是否需要手术,得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
一般肛裂的病情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发期,这一阶段肛门皮肤只是轻微损伤,排便时的疼痛出血症状也不严重;
二是慢性期,这种情况往往已经经历了肛裂反复发作的过程,肛门裂口周围出现前哨痔(非痔疮),排便剧烈疼痛、出血;
三是合并症形成期,前哨痔堵塞肛门裂口,导致引流不畅,在肛门的易污染环境下很容易引起感染形成脓包,最后引发肛瘘。
对于病情较轻的初发期患者,一般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保守治疗,主要是要调整饮食习惯、多喝水、进食纤维丰富的蔬果、粗粮食物,以改善便秘的情况,适当可辅助消炎药坐浴、缓泻剂等治疗手段。
慢性期患者在前面的那些基础上,可能还需要进行护肛、扩肛等治疗手段。如果形成合并症或反复治疗无效,医院接受肛裂切除术等相应的手术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因为容易感染和损伤刺激(每天排便),肛裂不易自愈,医院就诊。
3
肛裂的预防,没那么麻烦!
1、最重要的当然是避免便秘啦,也就是要饮食清淡粗细搭配,多饮水,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特别是儿童括约肌发育尚未成熟,更要注意多进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出现了大便干结或便秘时,切忌使劲排便,也不要乱用泻药,可以适当使用开塞露,或者用温盐水灌入肛门润肠通便。
3、保持肛门部位的清洁卫生,出现湿疹、皮炎等病症的时候要积极治疗,以免引发肛门炎症损伤肛门。
4、日常注意锻炼,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适当加强肛门括约肌锻炼。
5、进行相关检查时,需注意避免粗暴,以免造成损伤;肛裂患者手术后也要注意饮食清淡、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病情复发。
延伸阅读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香蕉、蜂蜜对便秘不管用?便秘到底是怎么回事?
便秘“伤性”,能害命?按这里3分钟通便,远胜过吃药!
更多健康问题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