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膏方祛病
1结核病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肺部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一般初期病情多轻,微有咳嗽,疲乏无力,逐渐消瘦,食欲不振,偶或痰中夹有少量血丝。继则咳嗽加剧,干咳少痰,或痰多黄白不一,午后发热,掌心尤甚,两颧红艳,唇红,口干多饮,或有形寒,时时咳血,甚则大量咳血,盗汗,失眠,胸部闷痛,心烦易怒,男子梦遗失精,女子月经不调或闭经,还可发展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骨髓内消,发焦毛耸,肌肤甲错,音哑气喘,面唇发紫,大便溏泻,肢体浮肿。
本病的治疗在于补益气阴,山参,灵芝等易于作为膏方的原料。
2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所致的支气管扩张和变形。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浓痰和反复咳血。
已故名中医潘澄濂认为,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肺部疾病诱发的支气管扩张咳血症,是因肺为娇脏,久咳不止,肺气不敛,伤及血络,气血受伤,阴精内耗。其病标在肺,本在肾,以化痰敛肺,止血益肾为治法,制定了敛肺止咳膏,收效显著。
3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多由过敏原,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气候的影响和精神因素等诱发。通常有阵发性哮喘,慢性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三种情形。
阵发性哮喘以阵发性为主,慢性哮喘常一年四季反复发作,缓解期很短。哮喘持续状态,通常一次哮喘发作超过24小时,或者经过治疗12小时后仍不缓解。对于哮喘,临床上多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配合服用石斛。
《江西中医药》曾报道用健脾补肾膏防治支气管哮喘58例,发现膏方能减少哮喘的发作率,控制发作时的严重程度。
4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与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嗜酒,体内缺乏钙,镁及组蛋白等因素有关。通常患者病变范围较广,但发展缓慢,精神症状多种多样,且逐渐加重,最终可变成老年痴呆。
脑动脉硬化的早期精神症状主要表现在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性情异常,如情绪不稳、易兴奋激动、好发脾气,或感情脆弱、多愁善感、无故焦虑。
已故名医杨继荪对老年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强调补益脏腑功能低下之虚,袪除堆积滞留之瘀,其中用益气养阴,镇潜活血膏方调至脑动脉硬化,意在改善症状,以期达到康复益寿的目的。
5慢性头痛
头痛,是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而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顳、前额、颠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名医程门雪治内风头痛膏方,述患者脉右小左弦大,尺弱寸关弦,头晕,俯后更甚
,用脑过度,遂见后脑痛,右手震颤,右臂酸软无力,眼花,寐不酣,多梦,肝肾亏,内风扰,络道不合,心神不安。膏方立法用滋肝肾,养心神,调和气血,宣通络道。
6失眠
睡眠是调节人体生理节奏的最好休息方法。一般人每天的睡眠量约为8小时。谁的好,干的欢。正常的睡眠是精力恢复的重要保证。经常失眠者,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会对学习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则影响身体。
失眠患者,有的不易入睡。有的睡眠浅而易惊醒,有的睡眠短而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还有一类最严重,彻夜不能入睡。
灵芝破壁孢子粉对于防治失眠有很好的效果。失眠多因心肝火旺,鲜铁皮石斛又是清而兼补的有效良药。
近代著名医家丁甘仁,曾治一痔瘘患者,日久伤阴,阴伤及气,气阴不足,气不能配阳,且阴虚及阳,化为失眠。丁先生分析,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不能下通于肾,肾阴不能上济于心,阴阳不交,则为不寐。这是不寐之本。
7高血压
正常的血压应为舒张压8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毫米汞柱以下。当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收缩压大于毫米汞柱,即是高血压。介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是正常高值,要引起重视,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
高血压根据不同的病因,有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之分;根据进展的快慢,又有缓进型高血压与急进型高血压之分。缓进型高血压较为多见,病程进展缓慢,半数病人可无症状,部分病人可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心悸、烦躁、无力、肢麻等。
按中医辨证,高血压多水亏木旺,治疗上既要养阴滋水,又要平顺其上亢之肝阳。颜氏经验,可在配方中使用石斛。其治陈某案用了枫斗。案称:日理万机,运筹帷幄,水亏木旺,肝家气火有余,胆失中正之司,生化无权。高血压史,曾有血脂、尿酸及转氨酶偏高,头晕时作,皮肤瘙痒,脉弦数,舌唇紫,苔黑腻。树欲静而风不止,治当平肝熄风,化瘀泄热,借草木之精华,据脏腑之法度,补其不足,去其有余。定养生之大计。俾寿而康。
8冠心病
冠心病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多见于40岁以上者,男性较女性多见,且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冠心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是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局部心肌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两者均有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前者较短,约3-5分钟;后者较长,大于30分钟。发病的常见诱因是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酒及寒冷刺激,少数为心动过速、吸烟、低血糖状态、睡眠呼吸暂停等。
中年以后出现胸痛症状,切莫大意,医院做检查,及时确诊,争分夺秒救治。平时注意用中药调治,膏方宜于服用。
颜德馨老中医治钟某某,女性冠心病患者,述胸痹有年,甚则心痛,自进含麝香制剂中止,只求苟安,未得正治,遂致气虚血瘀营卫之行涩而不畅,正虚邪实,脸色不华,形祛神萎,府行不实,脉细迟,舌淡而胖。颜老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正气渐虚而淤血渐成,加之常服麝香,辛散走窜,更伤阳气,致而形成此阳虚阴凝之候,治之之法,在于通补阳气,温经活血。亟拟固本清源,拨乱反正,以膏代煎,祛病延年。膏方中用了附片、山参、意在离照当空,阴霾自去。
9.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的分别。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一半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反复迁延或不愈转变而来,常与浅表性胃炎同时存在。慢性肥厚性胃炎较为少见,病因不甚明了。主要表现是慢性上腹部疼痛和消化不良症状。活动期可见上腹胀满或剧痛,缓解期疼痛不明显,仅为隐痛或胀痛,在饱食后出现不适感。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嗳气、嘈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血等,往往活动期各种症状明显,缓解期症状较为轻微。萎缩性胃炎还可有舌乳头萎缩伴舌炎、贫血、消瘦及腹泻等表现。肥厚性胃炎较多出现胃肠道症状,可有上消化道反复出血。各种胃炎病症,当出现胃热盛或胃热阴伤时,可选石斛配合治疗。
王女士,35岁,慢性胃炎,叠进温化药,症情好转,惟遇风寒天胃中有嘈杂之征,时有胃胀、口腻、薄白腻,质润,舌有红点,脉濡细数。用温胃祛湿,兼疏郁滞膏方,服完一料,胃胀嘈杂症状消失,面色也红润了,体重从45千克增加到48千克。
10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病之一。
本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急性发作期多兼见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多反映了溃疡具有较高的活动程度。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还会出血,出现呕血,黑便。本病的缓解期各种病变较为清浅,或仅见上腹部隐痛,其余症状不明显。
胃溃疡大多在饭后30分钟或者两小时内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往往在饭后2—4小时开始疼痛。疼痛的性质有隐痛、钝痛、胀痛或者烧灼痛,也可表现为饥饿痛、刺痛、锐痛。疼痛的程度轻重不一。胃溃疡疼痛多偏左,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偏右。
当溃疡出现泛酸、烧心等症状时,多数内热的反应。有报道,以健脾温肾、疏肝理气止痛为治疗原则,用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总有效率为94.18%。
11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严重,每天在6次以上;轻度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每天2—4次;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为中度。
按照病情分期,本病有活动期和缓解期的区分。活动期腹泻可每天2次以上,腹痛明显,粪便中可见到血,或出现黏液便,并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大便未净感、上腹部饱胀、厌食,常见恶心、呕吐、嗳气。缓解期一般腹泻每天1—2次,或转为正常,腹痛偶尔发生,大便有时出现粘液,便后会有重垂感。
宋先生,38岁,在银行工作,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余年,大便每日3—4次,多气泡,有时下血,并有黏液,里急后重,两小腹疼痛,便后痛减,但腹胀。经健脾养肝中药调治半年后,症情稳定,面色转红润,大便转正常,拟健脾益肾为主,兼清肠去浊膏方调治。每年立冬后服一料,已连服三年,症情稳定。
12便秘
便秘的原因可为肠道本身疾患所致,也可以是全身疾病所引起,还可因神经病变而发生。
一般认为间隔2-3天排便一次者,可视为便秘。但对每个人而言与平时习惯相比较来确定。对健康人群有调查表明,每天排便一次者约占60%,一天几次者占30%,几天一次者占10%,可见单纯从排便次数来判断是否便秘是不够全面的。
便秘者常伴有神经不爽,烦躁易怒,腹部胀满疼痛,食欲减退,失眠头晕等症状。长期便秘还会引起痔疮、肛裂。石斛养阴凉润,有助于润肠通便,宜于服用。
13慢性肝炎
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肝炎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复杂,且容易感染的人群多,流行区域广,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将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根据病毒型别的不同,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不论由哪一类型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损伤是一致的,临床症状多相似。
急性肝炎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休息,可发展成慢性肝炎。一般病程在半年以上者,即为慢性。慢性肝炎又可分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两种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表现为体力减退、厌食、腹胀、腹泻、头昏、低热、尿黄、多汗、失眠、肝区疼痛等,并有肝功能异常;慢性迁延性肝炎自觉症状不明显,肝功能基本正常或有小波动。灵芝破壁孢子粉保肝,可用做膏方的原料。
14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肝脏结构发生慢性、弥漫性改变的疾病,其发病的原因很多,慢性肝炎、酒精中毒及血吸虫病均会引起。
肝硬化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的消化不良和轻度的肝功能损伤;中期后肝功能损害明显,一般都可有脾大、出血倾向及脾功能亢进,有的病人可出现黄疸、腹水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一系列症状。
15脂肪肝
正常的肝脏脂肪含量不超过5%,一旦肝脏内有过量脂肪沉积,就为病理状态,成为脂肪肝。
脂肪肝有多种类型,包括肥胖及血脂过高性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营养失调或不良性脂肪肝和糖尿病性脂肪肝。绝大部分的脂肪肝患者本身通常没有自觉症状,但少数患者(如酗酒导致的脂肪肝)会轻微感觉到右上腹部胀痛,恶心、厌食、倦怠甚至黄疸及发热。80%左右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少部分患者的AST(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血清谷丙转氨酶)数值会稍微升高。
阮先生,42岁,经商,肥胖五年,3年前发现有脂肪肝,易疲劳、头晕、遇冷风偏头痛、胃胀时作,睡眠质量下降,苔黄腻、舌质淡、脉沉细。每年服以灵芝为主的膏方一料,已连服三年,症状大减。
16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病。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症不仅能降低血脂水平,而且能通过整体调节来改善机体状态。
著名的中医学家颜德馨喜用膏方调治高血脂症。颜老指出,膏方不是单纯的补药,而是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的一中有效剂型,它包括“祛病救偏”的双重含义,能促进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
颜老认为,高血脂症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少劳过逸,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浊脂留滞于血脉所致。临床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其本多为肝脾肾三脏之虚,其实者多为气滞、痰湿、血瘀,治疗上,重视从补益肝肾、运脾化痰、气血双调三方面进行论治,并注重祛瘀化浊、通气活血。杨志敏整理其膏方治疗高血脂症验案,三个证型,用药虽有差异,但均用了灵芝,意在补益肝肾。
17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期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骨髓增生低下,红髓呈脂肪化,显示造血组织减少,一般常用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有急性型与慢性型之分。急性发病急骤,进展快,死亡率高,慢性型主要表现为面白少华或灰白而虚浮,皮肤黏膜有散在性的瘀斑、瘀点、偶尔鼻出血、齿龈出血等。慢性型者调制
本病的中医辨证,急性型多属热邪炽盛,亦有气血或脾肾亏虚。膏方适用于慢性型者调治,多以补益肝肾精血立法。
杏林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