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四十天加长版”三伏天来袭
看着“热气腾腾”的气温
是不是感觉自己都快被蒸熟了
每次一到三伏天
就会刮起一股“三伏灸”热潮
这又是啥?
从中医角度来讲
根据“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点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
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
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早在清朝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提出
“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
除此之外
三伏灸还有初伏、中伏、末伏的时间之分
年三伏灸时间表
初伏: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三伏天作为全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
人体阳气也相对旺盛
利用具有温补作用的三伏灸乘势治疗
体虚之人或容易受寒湿影响加重的疾病
均能够起到补虚、温阳散寒、祛湿的效果
现在
三伏灸已经成了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
最佳温阳时机、温阳药物、温阳穴位
三者相互配合
促进阳气盛、正气足
预防疾病的发生
哪些人适合做三伏灸?
鼻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小孩体虚易感冒、手脚冰凉、胃痛、结肠炎、腰痛、痛经、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等表现为气虚状态、阳虚状态、虚寒状态、实寒状态和寒湿状态的人。
哪些人不适合做三伏灸?
实热状态、阴虚状态、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小孩、皮肤易过敏、糖尿病控制差、发烧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三伏灸虽好
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
要想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是否适合做三伏灸
还需咨询专业中医师来帮忙判断
小提示
受炎热天气影响,无论三伏贴或三伏灸,灸贴的时间均不宜过长。需要注意的是,三伏灸后有部分人会产生水泡,或刺痒、肿痛感,一般水泡可自然消退,若必要时可及时寻求专业医师进行处理。
同时,灸后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洗浴,短期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肥腻、煎炸物及海鲜等发物。
三伏灸需注意的事项较多
灸后还需谨遵医嘱哦
三伏灸有“冬病夏治”之效
利用三伏灸来“治未病”
成了养生热门
不过艾特还是要提醒大家
三伏灸前一定需辨别自身状态是否适合哦
这个三伏天
你正确三伏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