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老肠炎,到医院被告知肠癌这些

听老妈说,小区隔壁的张老伯,被确诊了肠癌!据张老伯的家人介绍,这3年来,饮食稍微不注意,冷热刺激都会导致他腹痛腹泻,没有精神。也就是俗话说的:肠胃特别娇气。张老伯知道自己有肠炎的毛病,就经常准备的有消炎药、氟哌酸之类的。平时一不舒服就吃两片。但最近几个月,这种症状更是变本加厉,而眼看他的身体日益消瘦,以前的大便带血更加严重了,在家人的督促下,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却被告知:肠癌。

一家人特别纳闷,本来一个小小的肠炎,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肠癌了呢?

专家说:反复不愈的慢性肠炎,由于肠道内粘膜炎症的反复刺激,肠道内粘膜正常细胞的修复跟不上炎症的破坏,于是这种修复就会使这种细胞增生速度加快,最后粘膜细胞会出现大量的幼稚细胞来代替正常细胞的修复,当这种修复失去平衡以后就会发展成为癌症。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都像张老伯一样,认为肠胃炎就是个小事,随便吃点药就行了,最终导致酿成大错!专家说:让大家不够重视的原因还是一点就是:肠癌早起症状和肠炎有几分相似,所以,让很多人误认为是肠炎,甚至也有一些不够专业的医生出现误诊的情况。

一、肠癌早起与肠炎有啥区别呢?

该怎么辨别呢?不妨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辨别:

1、肠癌早期=便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

肠癌早期症状虽不明显,但还是会有便血、大便次数增多、便秘、黏液便等现象。肠癌越到晚期症状越是明显。

2、慢性肠炎:肠蠕动——腹部不适(如腹痛)——排便——疼痛缓解。

肠炎一般不会转变为肠癌,但肠炎的两种特殊类型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却是有转变成肠癌的可能。

专家:大便带血、腹痛是肠肿瘤的高危症状;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4种症状,可能提示肠肿瘤的可能,尤其中老年人,要引起格外重视。

1、大便带血:是大肠肿瘤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痢疾或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

2、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大肠肿瘤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明显腹部绞痛。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大肠肿瘤。

3、排便习惯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变细了。有些人还伴有里急后重感。

4、贫血:老年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或大肠肿瘤的可能性。

二、如何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大肠肿瘤?

目前,可以通过电子肛肠镜+直肠指诊视触结合的方法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肿瘤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肿瘤(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肿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发现。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30岁是大肠肿瘤发病的一个坎: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30岁以后发生大肠肿瘤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肿瘤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30岁开始做一次肠肿瘤筛查,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完成一次肠道内镜检查。特别是便潜血呈阳性、有肠肿瘤家族史、肠息肉病史者,应及时进行肛肠专科检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确保肠道健康。

三、慢性肠炎的饮食调理

每到夏季,慢性肠炎患者常常因饮食不慎诱发腹痛、腹泻的发作,那么,都有肠炎哪些饮食禁忌呢,很多慢性肠炎都有吃什么,怎么吃的疑问,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忌牛奶及牛奶制品,如炼奶、芝士、奶油、蛋糕、奶茶等。

断奶之后,体内乳糖酶的合成就会逐渐减少,如果因种种原因导致小肠内缺乏分解乳糖必须的乳糖酶,大量未经消化的乳糖就可以顺利抵达大肠,大肠内的一些细菌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肠鸣、腹泻。

2、忌煎炸油腻之品。

包括荤油类,油煎油炸制品,肥肉,老火汤,动物油脂,小餐馆路边摊饮食等。难消化的油脂可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滑肠的作用可使肠炎患者腹胀腹泻症状加重,此外,反复或长时间高温烹饪下的油脂过氧化可产生各种致癌物,增加癌变风险。

3、忌不洁、变质、腌制、隔夜、冷冻食物。

众所周知,这类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并且高盐、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可刺激肠粘膜的炎性反应和炎性增生,有这类饮食习惯的地区都是肠炎和肠癌的高发区。

4、忌生冷、性味寒凉的果蔬、海鲜。

比如冷饮、凉拌菜、西瓜、生梨、苦瓜、柑橘、柚子、枇杷,绿豆、蜂蜜、香蕉、虾蟹。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胃肠粘膜,影响胃肠动力,形成消化不良,同时引起胃肠痉挛,造成腹痛、大便失调。可适当食用温补的食物,如荔枝、龙眼、牛羊肉、胡椒粉、花椒。柿子、石榴、苹果含鞣酸及果胶成分,可助收敛止泻,可适量食用。

5、忌过饥过饱、忌暴饮暴食,使胃肠功能紊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结肠炎病人尤为重要。

6、慎用坚硬、粗纤维食物。

包括烧烤、煎炸食物、韭菜、芹菜、蒜台、粗粮这类食物可引起胃肠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增加胃肠负担,并具有滑肠作用,导致腹痛、腹泻,甚至完谷不化。

7、慎用刺激性食物和调味料。

如酒精制品、咖啡、浓茶、辣椒油、芥末等,可对胃肠粘膜形成胃肠粘膜的化学性刺激,诱发肠道炎症反应,形成肠粘膜充血,引起腹痛,大便失调。

8、慎用产气发酵食物。

例如蔗糖、过甜点心、生蒜、生葱、豆类、番薯等。因为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可引起肠内气体充盈,甚至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对于易胀气肠鸣患者,应减少食用。

四、推荐慢性肠炎食疗方:

1、山药莲子粥

山药30克、莲子20克、粳米克,分早晚服用,具有健脾和胃止泻的功效。

2、鲫鱼羹

砂仁10克、陈皮10克、鲫鱼0克、大蒜2头、胡椒10克、葱、盐、酱油适量,炖煮成羹即可,空腹食之,有醒脾暖胃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慢性痢疾。

健康养生,就要看点可靠的!

看到这篇文章的新朋友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jbzd/1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