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的发病高峰在秋冬季(10月-12月),占腹泻患儿的40%-70%。该病具有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等特征。病程一般在5-8天,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典型症状为先有发热、流涕,随后出现呕吐、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排便急,便量多,无脓血。大便化验无红、白细胞或有少许的白细胞,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可出现抽搐或休克。因病毒感染,少数患儿可出现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运用中药外治的方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免除了患儿的服药之苦,又通过中药敷贴的方法发挥了中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明显优势。
组方:丁香10克、肉桂10克、五倍子10克、白胡椒5克、苍术10克、苦参10克、石榴皮15克、地锦草10克。
用法:取组方3克,陈醋调,贴神阙或者天枢穴,根据病情每次选择1---2穴。应用5倍速透皮贴外贴效果更佳。
婴幼儿秋季腹泻在治疗时候不可滥用抗生素!对于病情不重的患儿,父母可遵医嘱给患儿服用对症止泻药、肠粘膜保护药以及恢复肠道生态平衡药。婴幼儿秋季腹泻可导致患儿脱水,这是由于孩子频繁呕吐、腹泻造成水分丢失,并没能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所致。防治脱水的最好办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补液或是静脉输液。
秋季腹泻患儿的父母在家庭护理上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补水:
口服补液的液体配制:
1.以食物为主的液体如米汤,毫升的米汤加入半啤酒瓶盖盐。
2.毫升白开水加入一平勺糖,半啤酒瓶盖盐。
3.一袋口服补液盐冲水-毫升。
补液后孩子还会出现稀水便,是正常的。这并不表示补液无效。补液的目的是防治脱水,腹泻会在口服补液的帮助下好的更快。值得一提的是,若单纯引用白开水,脱水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纠正。
(2)饮食:
要调整好患儿的饮食,原则上不必禁食,可进食易消化的食品,在急性期可适当减少哺乳量,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期间可食面条、粥或稀饭,尽量减少油腻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少量多餐。患儿病情好转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进食时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3)注意保暖:
要注意患儿腹部保暖,必要时可帮患儿揉揉肚子,以缓解其不适或疼痛。
(4)臀部护理:
要注意保护好患儿的臀部,患儿便后要用温水清洗,再涂些植物油或油脂类药膏,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刺激产生臀红。
什么情医院:
1.腹泻次数多却不肯喝水或难以喂水。
2.口服补液后还频繁呕吐或腹泻。
3.孩子目光呆滞,呼吸急促,发热,眼窝凹陷,皮肤干燥。
4.孩子意识处于半模糊状态,四肢发冷、肤色改变。
5.孩子不能正常进食,出现口干、体重明显下降。
6.孩子大便带血或小便量减少。
中药外治,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在新形势下逐渐被人们推崇。有现实的治疗意义,也有利益的驱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想准确的运用这门技术,作为医生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真正的含义和重点所在。必须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去选择运用。千万不要把中药穴位敷贴看做简单的“对症治疗”。
以中医外治学习交流为目的,切实提高基层医生朋友们对中医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