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2014中国经济面临四大不确定物价

报告称2014中国经济面临四大不确定物价仍上涨

本日交银团体发布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世界经济有望继续缓慢复苏,今年将进入物价上涨阶段第二年。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进一步走出危机的阴影,继续温和复苏,但仍可能处于脆弱的再平衡调解周期。"美国复苏、日本放缓、欧洲趋稳"的格局将会出现。沾恩于美联储延续5年多量化宽松所带来的美股上涨、房地产市场复苏,2014年美国GDP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至3左右。在美国GDP增速继续回升、美联储流动性逐月收缩的大环境下,国际资本风险偏好将趋于上升,资金回流美股追逐权益类资产的趋势也将日益明显。沾恩于安倍经济学3箭齐发的超凡刺激政策,短时间来看,困扰日本多年的通缩状态出现了好转迹象。但受2014年日本将提高消费税的负面影响,其经济增速或将小幅回落。量化宽松格局延续,日元汇率则进一步贬值、资本可能趋势性外流。2014年在欧元区经济依然低迷、区内"通缩"风险仍未消除的背景下,欧央行或被动推出存款负利率政策。但在德国GDP增速延续稳定增长的带动下,欧元汇率将基本保持稳定。虽然新兴经济体仍可能面临资本外逃压力,但外需改进可助其增速略有回升。整体预计2014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或将小幅反弹至5左右,但整体反弹力度将弱于发达经济体。受2014年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美联储逐月缩小QE购债范围影响,国际资本风险偏好将趋势性上升;预计美元指数可能阶段性走强,中期可能走弱;与此相对,以美元标价、结算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将出现阶段性回调格面。报告指出2013年,在国际环境没有进一步恶化,国内稳增长政策使内需整体稳定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安稳运行。展望2014年,预计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将保持复苏态势,世界经济增速将温和回升,外需情势有所好转,2014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略好于上年,预计同比增速在8.5左右。投资方面,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放白癜风能完全治好吗缓,而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速将回升,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9.5,虽相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方面,在消费刚性和"调结构、促内需"的政策推动下,消费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左右,实际增速为12左右,都略高于2013年。内外需求整体稳定,将使我国经济增速在2014年仍能保持在7.的公道区间。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约为7.8左右,且季度波动较小,全年运行安稳。但短时间而言,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仍可能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处置和潜伏增速放缓等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化改革将从资源配白癜风医治置、技术进步、内外联动及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方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使未来十年左右中国潜伏增长率仍能保持在7.6左右的水平,同时实现增长质量的延续提升。报告认为,2013年物价已进入新一轮周期性上升阶段的初期,2014年将是物价上涨阶段的第二年,考虑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系列推动物价上升的压力,预计2014年CPI同比涨幅相比2013年略有扩大:1是预计经济增速保持回升态势,需求扩大对物价产生上拉作用;2是水电气等资源品的阶梯价格构成机制改革将进一步推动,短期内对居民端价格有小幅上升影响;3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较高经济本钱、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需求和人口红利减弱等因素将使得劳动力本钱继续上升,进而通过本钱端加价传导至终究消费价格、或直接推高服务价格;最后,土地价格的反弹可能延续,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仍存,租房、装修等居住类价格有一定上升压力。但2014年物价大幅上涨概率不大,这是由于:2014年经济增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产出缺口可能只是接近或略高于零值,需求对物价的上拉作用其实不强;未来市场流动性大幅宽松的可能性不大,短时间物价水平不具有大幅上涨的货币条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有震荡下行的可能,输入性通缩耽忧犹存,尤其是工业领域通缩压力仍存;在市场需求恢复、供给略有着落的情况下,2014年猪肉价格可能温和回升,但由于当前生猪存栏量仍保持在高位,供应仍然充分,肉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受益于2014年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推动产出缺口由负转正,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也将进一步趋于回暖,国内有效需求的改进也将助推PPI实现由负转正。整体预计2014年CPI同比涨幅在3左右,PPI同比涨幅为1左右,趋势都将出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倒"U"型。报告分析称,2014年全球贸易来往将进一步趋于活跃,预计中国出口增速小幅恢复至8.5左右。内生动力仍强,2014年中国进口增速有望回升。在出口改进、进口回升的情况下,预计中国2014年贸易顺差约为2900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将进一步下降至2左右。2014年我国吸引的FDI产业资本将延续稳步增长态势。不过,受市场预期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加快、美联储缩小QE范围两重影响,非FDI跨境资本双向活动的范围和波幅都将有所加大。综合预计2014年外汇储备总金额将到达3.8万亿美元左右。预计2014年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实际有效汇率小幅升值。从长时间基本面的因素来看,在2014年我国外贸的顺差性失衡压力继续弱化、美联储QE逐月缩量的背景下,人民币难以继续显著升值。另一方面,鉴于中国经济企稳、出口恢复,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不平衡的存在,人民币对美元仍将继续保持小幅升值态势。综合来看,在汇率波幅扩大的背景下,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6"将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到2014年底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将保持在6.0左右。在"市场化"改革布局下,去行政化将是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整体方向,但目前阶段行政手段仍需结合使用,且随着房价分化态势加重,预计调控手段将更具属地化特点。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强烈信号,其中,预计房地产税制改革具有两大推动方向,1是加快立法、梳理归并涉房税种,2是推动房产税试点扩围。预计农村土地改革将沿着自下而上的路径,以地方试点突破带动的方式渐进谨慎推动,其长时间意义深远,短时间影响有限。在市场方面,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整体将保持安稳,增速较上年略有下滑,新开工增速亦有所放缓。开发企业资金状态依然较好,融资渠道更趋多元化。2014年商品房销售增速将回落。由于上年基数较高,同时长效机制逐步推动和政策整体保持稳定将有利于引导市场主体趋于理性;但受益于加大普通住房供应的政策导向,两项成交指标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小户型销售比重将有明显提升。随着供给逐渐改进,2014年房价整体涨幅将较上年有所收窄,根据供应释放节奏判断,上半年涨价压力大于下半年;房价上涨区域布局由"普涨时期"全面进入"分化时期",重点城市和高库存城市间的房价分化将更加明显。报告强调,201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利率市场化,经济去杠杆,资本活动范围和方向的变化都将在对信贷供需关系和货币供给产生重大而深入的影响。预计2014年全年信贷投放速度将较2013年进一步放缓,新增贷款9.万亿,对应余额年同比增长13..9,而信贷配置将更加着眼于支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提高投放效率。综合推敲未来一年新增外汇占款可能增加较多,央行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对银行非信贷投融资进一步加强管理,财政束缚加强不利于现口径下广义货币创造等多方面因素,明年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预计新增.8万亿,对应余额年同比增长13..2。2014年宏观经济整体温和增长的判断较为明确、IPO重启,资本市场活跃度或有所提升,企业持有活期存款意愿整体中性等多因素条件下,M1余额同比增长将实现9.的增长。另外,在2014年,近年承担较多融资内容的信托贷款、拜托贷款遭到的监管机关的规管压力不会减轻,增速将有所放缓。随着IPO开闸,表外融资也将适度向一般贷款融资、直接融资转换,融资结构的变化有助于下落社会的平均融资本钱,但可能直接减少表外融资的范围。综合对多方面因素的推敲,预计2014年我国新增社会融资范围将为.6万亿,较2013年有1..7万亿的扩大,但融资范围存量同比增速将有所放缓。2014年宏观调控主要在稳增长、控通胀和防风险之间进行权衡。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不宜明显收紧。物价涨幅有所扩大,特别是上半年物价涨幅相对较大,政策也不宜放松。为避免资金过度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避免风险进一步积累,同时规范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政策需要保持稳健基调。因此,预计2014年货币政策依然保持稳健中性。综合推敲新增外汇占款保持一定水平、公然市场短时间流动性调理能力增强、银行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等因素,预计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基本稳定,但也不排除为减缓银行流动性压力准备金率小幅下调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可能。在经济增长整体安稳但仍有下行压力、物价上涨整体可控但上半年涨幅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基准利率将保持稳定。而且,在新的基础利率体系尚处在构建当中、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没有构成的过度时期,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解也会比较谨慎。公然市场操作将继续"唱主角",继续担当平抑流动性波动、保持流动性公道、引导市场利率走向的主要工具。综合推敲货币政策稳健、贷款安稳增长和银行存款增长受金融脱媒、资本市场发展和互联金融影响而趋缓,2014年金融机构流动性继续呈整体安稳中有所趋紧的态势。2014年是改革元年,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率先推动、汇率构成机制改革、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等金融改革将积极稳妥跟进,而后者在自贸区建设试点牵引下,改革步伐会有所加快。2014年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需要处理好4对关系:1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产能过剩处置、房地产调控等中长期需求与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公道区间的短时间需求之间关系;2是经济去杠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长时间需求与保持市场流动性公道适度的短时间需求之间的关系;3是积极财政政策与严管"3公"支出的关系;4是为控制过度融资需求、避免杠杆率续升而实行偏紧货币政策与减缓资本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开放性国际收支政策之间的关系。这4对关系实际也是2014年宏观调控所面对并需加以平衡和解决好的四个矛盾;鉴于这4对矛盾的复杂性,因此可以说是宏观调控面临的四个挑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zlfa/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