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症状见腹泻、黏液脓性便、里急后重、腹痛等,一般起病缓慢,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等诱因发作。治法当清热泻火、祛湿败毒、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炭、桔梗、陈皮、甘草、白术、白芍、防风各10克,黄连炭6克,金银花、大豆黄卷各15克,炮黑姜2克。水煎,分3次温服。7剂为一疗程。
按:本病为临床难治病证之一。常反复发作,短则数年不愈,长则二三十年难痊。临床常见类型为湿热夹滞,蕴结大肠。故用苦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厚肠止泻之葛根芩连汤。其中葛根一味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湿热火蕴,气机郁滞,肝气不舒;久泻易伤脾阳,故合用疏肝理气、健脾止泻之痛泻要方。
加减法:
1.便泻物中如带白黏液,可酌加炮黑姜1.5-4.5克。
2.如带红黏液,可酌加侧柏叶30克,地榆10克,红曲米(研细)10克。
3.如后重气滞,可酌加木香、大腹皮、莱菔子各10克。
4.如胃中有滞,饮良不香,可酌加炒神曲、焦山楂、炒麦芽各10克。
5.若久泻气虚,时有便溏,劳则加剧,可酌加党参30克,茯苓10克。
6.久痢伤阴损阳及肾,腰痛下利清谷,可酌加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梦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11月第2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