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气温越来越低,每天用热水泡脚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每日的必修课。讲究一点的还会放一些中草药之类的东西,以加强养生保健的作用。商店里也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足浴产品,什么足浴盆、足浴药粉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专做足浴生意的养生馆,客人也开始增多。
但泡脚是不是就是那么好?是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日前,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张奎军告诉记者,昨日,我市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前来就诊,晚上妈妈用热水为他泡脚后,出现胃脘不适、恶心、出虚汗等症状;汉口一位中年女士热水泡脚后突然昏倒,经医院确诊是脑动脉瘤破裂;沈阳一男子热水泡脚后出现了皮肤起泡、肿胀,经医院检查发现他下肢血管血栓堵塞了。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泡脚健身有益养生,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应。即使适应,如泡不得法,也会引病上身,甚至危及生命。
采访专家: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张奎军
泡脚养生方法简单经济方便
泡脚就是用热水泡双足,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张奎军介绍说,足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就有记载,“他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古人在诗中也谈到足浴对睡眠的好处,“人之足,犹树之根,人老足先衰,树老根先枯”,“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四季足浴好处甚多,尤其是冬季寒从足下生,热水泡泡脚能温肾散寒。《黄帝内经》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足是足三阴、足三阳经脉的起止与全身脏腑关系密切。足踝下穴位多达60多个,刺激足部经穴可传到相关脏腑,开泄腠理,畅通全身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祛病健身目的。
在中医看来,热水泡脚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一样,有推动血运、温煦脏腑、健身防病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热水浴足,不但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增强新陈代谢,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甚至对高血压、风湿病等亦有一定帮助。因此,足浴方法简单,经济方便,才在民间流传千年。
天天泡脚等于吃药
“天天泡足,等于吃药”。这话一点也不假。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而脚又是人体经脉会聚处之一,分布于脚部的经络穴位多达60多个。通过热水泡脚,中药浸泡,刺激这些穴位及经络,就可以调节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从而起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张奎军介绍说,中药泡脚可增强其效果。如促进外科术后的排气、缓解术后腹胀,在防治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炎方面使用广泛。在内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便秘、糖尿病、失眠、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外科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疝气、痔疮、足跟痛、跌打损伤、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盆腔炎等;男科疾病前列腺肥大、阳痿、遗精等;儿科疾病如腹泻、遗尿、肺炎;皮肤科疾病冻疮、皲裂、鸡眼、汗脚、足癣等均有所应用。
泡脚也讲究辨证,可根据自身身体不同,加用辛温散寒、活血化瘀、清热燥湿解毒等药物以增强效果,一人一方,不可千人一面。如风寒感冒者用艾叶15克、苏叶15克、麻黄5克、生姜5片足浴,汗出症减;痛经者用艾叶50克、桂枝10克、乌药14克、香附15克足浴;糖尿病足者用乳香15克、没药15克、红花10克、苏木20克、艾叶25克、丁香10克足浴;高血压者可用磁石60克、夏枯草15克、桑枝15克、钩藤30克、决明子15克、牛膝15克足浴。
泡脚并非人人适用,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泡脚
泡脚有益健康好处一大堆,但有些人确实不适合。如有严重的心脏病、低血压和脑血管病、动脉瘤、严重肝肾疾病,对血压变化敏感,足浴时血管扩张易大致心、脑、肝、肾等器官缺血缺氧,均应慎重足浴。足部外伤、皮肤有炎症、破损者,足浴时易增加感染风险,如一定要泡可加用抗菌消炎中草药。足部外伤肿胀急性期,热水泡脚会加重充血,不宜足浴。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者对水温感知不敏感,容易被烫伤,泡脚时应现测好水温。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出血性疾病者,妇女月经期,泡脚加速血液循环,有增加出血风险。下肢静脉有血栓且不稳定者,不宜足浴。过饥或过饱时泡脚外周血液循环加快,影响胃部血液供应,会出现胃部不适、出虚汗等,所以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泡脚。因为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张奎军特别提醒,儿童泡脚要格外慎重,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种功能不健全、不稳定,长期用热水给儿童泡脚,会给神经、血管的功能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儿童平时用一般的温水洗脚即可。
■延伸阅读
泡脚重在“泡”字,方法科学才有效
张奎军介绍说,对于适合泡脚的人,既然要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的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有度。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足浴最佳时间为20至30分钟,最长不超过40分钟,过短难以达到养生效果,过长导致下肢血管过度扩张,血液流向下肢,心脑脏器供血不足。体弱及年老者泡脚时间应短些,微微出汗为度,出汗过多易致虚脱。足浴的时间段以晚上9时临睡前为宜。水温控制在36~43摄氏度之间,最高不超过45摄氏度。泡脚后应及时擦干,防止受凉。
足浴有着悠久的历史,对百姓健康保健功不可没,但并非百利无害,还是要根据自身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用,不可盲目跟风。
(文修孟青)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