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小孩子咳嗽频繁1
药方:柴胡20、黄芩18、人参10、半夏15、炙甘草10、生姜18、大枣10、加陈皮25
治疗小儿肺炎2
药方:小柴胡汤加石膏。最少是20克生石膏,咳嗽严重,高烧严重,可以用到45克,成人我用到65克。
中药退烧药,超级棒3
药方:柴胡20、黄芩18、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10、生姜18、大枣10、生石膏20、连翘15、枳壳12、桔梗15,本方退热其效如神,3剂之内多能热退病愈。
我:
3、咳嗽通用方,有鼻涕,白天晚上都咳嗽:茯苓10炙甘草6干姜5半夏8细辛5五味子5陈皮8杏仁4麦冬5生石膏8白芍6浙贝母6生姜5苏叶5麻黄2砂仁5滑石6桔梗9党参5。3岁小朋友剂量。
如果口水较多,不愿意去厕所,加泽泻9猪苓9。如果便秘加肉苁蓉8。如果不愿意吃饭,消化不良,加焦三仙8麸炒枳壳5.
我:
小青龙汤加减方治疗哪些疾病?
一、常年咳嗽:(病因:咳嗽受寒而引起,每年都发作,发作的时候,喘息胸闷,痰多,泡沫清稀,咳嗽时心跳厉害,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属于肺有寒饮,肾阳不足。)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9桂枝6细辛3姜半夏9五味子6干姜5甘草6瓜篓仁9枳实9制附子6。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二、受寒感冒引发的咳喘和浮肿:小青龙汤加减麻黄6生白芍9细辛3炙甘草6桂枝9半夏9五味子6干姜6如果小便排便困难加茯苓20如果发烧加生石膏30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一到冬天就发作,天气变暖就好转些。身体怕冷,喘气较急,痰清稀,痰颜色发白,西医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在中医上属于寒饮伤肺)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6桂枝6白芍9细辛3五味子6干姜6半夏9炙甘草6。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五付之后,即可康复。之后,用金匮肾气丸配合后爱暖参茶。补脾肾阳气。
四、咳嗽明显的受寒感冒:用小青龙汤配合感冒软胶囊。一般两付即可康复。
五、小儿咳嗽日久:(小儿咳嗽日久,是如果因受寒感冒而引起,口水较多,想吃饭还吃不下去,咳嗽较多,咳嗽时有干呕。小腹胀,脸色发黄而身体有浮肿。是寒饮犯肺,久病伤及到脾。)用小青龙汤剂量的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服用两付即可。然后用用调脾胃之方善后:人参10白术12茯苓12炙甘草5陈皮9姜半夏9木香6砂仁6.这是成人的量,小儿用二分之一就可以。
六、肺气肿:(肚子胀满、吃的少、小便少、眼睛和下肢浮肿、痰多,咳喘不能平躺。该症为寒饮久蓄。)
小青龙汤加减:麻黄6生白芍9细辛3炙甘草6桂枝9半夏9五味子6干姜6茯苓30.服用三付后,改为:茯苓15炙甘草9五味子15,干姜9,细辛9,半夏15,杏仁
12.服用5付。
我:
感冒后不愿意吃饭,一天不吃饭都不饿。咽喉干痛,头痛头晕。该方主要治疗感冒初得没注意,造成重度感冒。一般小儿感冒都属于此类。
属于少阳和阳明合症。
柴胡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姜半夏15克、黄芩12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炙甘草6克、党参15克、桔梗15克、生石膏45克,三付可改善症状。
服药后感觉腿凉后,可以加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龙骨25克、煅牡蛎25克。
成人或者年龄过40岁的的男性,可以加制附子15克。
我:
感冒容易引发咽炎和扁桃体炎。
引发扁桃体炎可以吃清火栀麦片。
引发咽炎可以服用该方:甘草10克、 桔梗15克、 半夏15克、 射干15克,如果咽部已经化脓加浙贝母15克、 升麻10克、 丹皮15克、 元参15克、 制鳖甲15克。
我:
长期性口腔溃疡:(尤其偏重老年人)
属于脾胃虚弱造成的,胆火不降引发虚火上炎。
生薏苡仁15克、藿香10克、白蔻仁5克、炒白术15克、生姜10克、白蒺藜10克、地骨皮10克、炒枳壳1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荷叶5克、陈皮8克、首乌藤30克、玉竹6克。
我:
长期性口腔溃疡:(尤其偏重老年人)
属于脾胃虚弱造成的,胆火不降引发虚火上炎。
生薏苡仁15克、藿香10克、白蔻仁5克、炒白术15克、生姜10克、白蒺藜10克、地骨皮10克、炒枳壳1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荷叶5克、陈皮8克、首乌藤30克、玉竹6克。
我:
症状:关节疼痛,阴天前加重,疲乏无力。
开方:黄芪15克、续断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生地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肉桂10克、茯苓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党参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如果是腰部、膝盖、髋关节和脚踝处疼痛拿掉黄芪加桑寄生15克。
关键词:关节疼痛,阴天前加重。
我:
脾肾湿寒引发的症状包括:
1、小便发黄、尿味尤其大,憋不住尿,
2、女人白带过瘙痒,在男人就是前列腺炎症和滴白。脾肾湿寒造成的,湿久化热就是炎症.
1、膝盖、小腹温度低、脸油腻长痘、
2、身体困重白天易困,晚上失眠多梦、没有精气神。
3、腰膝酸冷痛、手脚凉,腋窝出汗。
4、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5、产后无奶水、产后虚胖、
6、易惊吓
7、晚间不愿意睡,早上起不来。
8、大便不正常,大便溏稀,臭味大,腹泻偏多或便秘。
9、痔疮。
10、头皮屑特别多,头皮经常痒被挠破,头发毛糙,脱发。
11、肢体容易浮肿,有时睡一觉醒来眼皮是肿的。
12、经常腹胀、排气较多。
13、喝冷饮或者吃寒凉食物容易腹痛腹泻。
14、出门去外地容易水土不服的人。
15、脾肾湿寒容易造成肝郁,月经会错后,肝郁而化火,月经也会提前。
16、小腹和膝盖容易怕冷,有时会小腹冷痛。
17、脸上油腻或者皮肤干燥都是属于脾肾湿寒引发的变症。
18、张着嘴睡觉,流口水,嘴唇起皮干裂。
19、女性输卵管不通和男性阴囊潮湿及精子存活率低下都属于脾肾湿寒。不孕不育的。
20、男女夫妻房事质量低下,毫无疑问全部是脾肾湿寒。
21、经常痛经的毫无疑问都是脾肾湿寒。年轻的女士是脾肾湿寒引发的宫寒。一般40岁以后还痛经的都是脾肾湿寒引发的变症,子宫肌腺症造成的痛经。
22、身体肥胖的人是是脾肾湿寒引发的湿久化痰,导致痰湿体质发胖。
我:
口臭和体臭的方子
特点:呼吸时嘴里有臭味,排出的汗液也有体臭。
藿香10克、木香8克、白芷12克、细辛5克、沉香5克、黄连8克、地骨皮15克、石菖蒲15克、射干10克、桃仁12克、大黄2~5克、白豆蔻10克。20付,可解除臭味。如果是便秘引起的口臭可以把大黄加到8克,枳实20克、厚朴15克、肉苁蓉30克、陈皮20克、火麻仁15克。
我:
脑梗塞、半身不遂、心绞痛和高血压:脑梗塞造成的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稳,需要人搀扶,心绞痛、口干思饮。大便干燥,高血压。用大柴胡汤合方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
柴胡10克、黄芩12克(口不苦,黄芩8克)、白芍9克、半夏15克、枳实12克、大黄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桂枝10克、茯苓30克、丹皮10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加生石膏30克,如果大便不干燥大黄减为3克。
注:如果血压高柴胡减为5-8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我:
每日一方: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后遗症,手脚无力,肢体麻木不仁。黄芪50桂枝15白芍15
生姜15大枣5枚丹参15党参20桃仁12甘草10 茯苓15 丹皮15 干姜15 制首乌10
我:
1、老年女性排尿困难,尿发烫而疼痛,尿色发黄或者发红:猪苓15茯苓20泽泻12滑石10阿胶9(打碎冲服)如果发热严重,加栀子8如果疼痛严重加黄柏9
如果有尿路结石,加金钱草12甘草3白茅根15,鸡内金5(打碎冲服)
2、黄褐斑:当归15赤芍12白术15川芎10茯苓15泽泻10熟地15枸杞15白芷12白芨9白芥子8益母草10天花粉6红花6.孕妇不要服用。这是一付的量。
我:
尿路结石
猪苓15克、茯苓18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阿胶12克(打碎冲服)、甘草10克、枳实2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金钱草12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严重的可以冲服鸡内金10克。
我:
晚间分享:慢性肾炎嘴唇苍白和浮肿者:尿蛋白高。当归芍药散做成散剂,配合同仁堂金匮肾气丸服用一个月。尿蛋白克可恢复正常。
我:
扁平疣外用方:木贼草30g香附15g苍耳子15g红花9g板兰根15g薏苡仁10g鸦胆子30g蛇床子10g大黄10g骨碎补30g冰片6g。制法:打粗粉,用75%酒精mL泡七天后可用,棉签点涂抹患处至直脱落。
我:
脾胃三分治七分养。
1、吃饭的时候不要吵架、冷战、训孩子;
2、情绪低落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吃饭,含着泪吃饭的人往往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胃不和,从而胆胃上逆;
3、大病之后和久饿之人不要吃难于消化的食物,喝稀粥用来养脾胃最好;
4、孕妇暴食其实是不对的,合理为最好,否则产后脾胃容易损伤;
5、产妇为了催乳强迫自己食用非美味食品,导致胃气受损,为将来胃病埋下隐患;
6、总吃辛辣的食品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得胃病和肠炎;
7、暑天喝绿茶,其余季节喝红茶和普洱更养脾胃;
8、对寒凉冰镇食品要禁忌,胃火大也不要喝冷饮,因为这是胆胃上逆的征兆;
9、长期喝酒对胃有灼伤,导致胃消化力下降,造成早衰;
出门旅行和出差的时候,容易水土不服。水土不服不是指体外,而是体内的水土。体内的水土就是肾和脾胃。肾属于水,脾胃属于土。吃人参健脾丸用来调理脾胃之土,金匮肾气丸用来调肾之水。
养脾胃防早衰方:炒山药10克、连肉10克、大枣8枚、炒白扁豆8克、茯苓20克、白术9克、百合6克、生姜15克、麦芽10克、山楂3枚、炒酸枣仁8克、人参6克、当归5克、炙黄芪1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
我:
为什么体内会有淤血?
1、气虚。中医讲究“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意思就是说,人体的血液的流动是靠气推动的,如果气虚了,推不动血液流通了,就导致血瘀。当然气滞了,没有气了血液也无法循环流通。
2、气郁。特别是肝气郁结,肝藏血,主疏泄,肝气郁结后,疏泄功能变差了导致血瘀。所以爱生闷气、心理负担重的女性容易血淤。
3、寒凝。“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如果身体暖和,血液通行顺畅,则一切良好。如果身体冰凉,血液遇寒凝固,则形成血淤。这也是为什么要经期包括前后几天,忌食生冷食物的原因。
4、肾虚。肾主水,肾虚的人肾脏储水能力下降,导致小便频繁,这样一来从饮食中得来的水不能充分被人体吸收,大部分排出体外,造成血稠,血液的流通就不会那么顺畅了,从而导致血瘀。
有淤血了怎样来调理?饮食调理:日常饮食不宜多吃会影响血液循环的食物,像寒凉、冰冻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血液循环,同时要多吃一些具有活血、祛瘀、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比如红枣、菠菜、金针菇、胡萝卜、龙眼等。此外在饮食上要尽量减少一些凉血、止血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是会加重血瘀体质的症状,比如芹菜、黑木耳、茄子、藕等;心理调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很多事。
大家要及时进行调养,这样才能避免过快的衰老哦~
我:
崩漏的小方子:(适用于血热和瘀血类型的崩漏)
验方:生地榆30克、陈醋半斤,加适当的水,泡1小时后,然后熬20分钟,将汤药一次全喝下。基本本一付就能止住血。止住后,不要再喝,淤血的继续用瘀血方调理,热症的用热症的方子继续调理。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