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传承研究分会进驻我馆的名老中医杨春波老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领导与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集体合影(前排左一为杨春波)

  6月29日下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京西宾馆联合举办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经过严格评选,本次共评选出30名国医大师和名全国名中医。我馆杨春波主任医师荣获“国医大师”称号,成为我省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师!

  “国医大师”每5年评选一次,是全国中医界最高荣誉。此前两届“国医大师”分别在年、年评出。“国医大师”均由全国中医药系统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人员中遴选而出,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评选条件包括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都在55年以上、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等。目前全国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的仅有90人,而获此殊荣的都是德高望重、医术精湛、贡献突出、影响巨大的中医大家,是国之瑰宝。杨老此次获此殊荣,填补了福建中医界的一大空白。

▲杨春波在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上

从“小和尚念经”到“中医泰斗”

成为中医界佳话

  年,杨春波出生在莆田仙游县一个中医世家,作为第五代世医传人,自幼,便被熏染成“浑身药味”。有“贾母之风”的祖母对杨春波的中医启蒙教育十分重视,“从9岁起,我就要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括》《脉诀》和《医学三字经》,会一首就奖励5颗花生米。”因为每每鸡鸣而起,朗朗诵读,邻居笑称其为“小和尚念经”。也正因此,杨春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到现在,我还能背诵这些汤头歌赋。”杨老说。

  年12月,杨春波下放到松溪县茶平公社高洋大队,后医院工作,那时恰逢当地“乙脑”大流行,山区卫生条件差,死亡率极高。他分析了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不同证型选方用药,并配以针灸,疗效特别明显。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当地“乙脑”病人死亡率由原来纯西医治疗的20%下降到2.46%,且恢复期明显缩短,无后遗症,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医学在危、重症的治疗中同样有其独特功效。

  当然,杨老在脾胃病治疗方面的更为有名。他及其团队通过临床调查发现,胃病和慢性湿热病息息相关。过去,温病学家讲,东南沿海多胃病,是因为地域多湿热。湿热就是湿和热两邪相合形成的一种病,可以不同程度存在于人体的十几个系统疾病中,不仅仅是消化系统,而且还包括循环系统,血液、神经系统等。于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大脾胃”的概念,其研究结果被国内临床广泛引用。他还制定了以临床为基础的脾胃湿热证的辨识标准,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采纳,在全国中医脾胃领域发出了福建的声音,被誉为“福建省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并在年荣获中华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年还被评为福建省名中医,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创建全国首个中医药传承研究会

致力于中医药经验传承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如今83岁的杨春波站得更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国医大师除了学术上有建树,有好的医德医风外,更为关键的一点,要在中医学术传承之路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此,年1月,他和福建几十位名老中医一起筹建了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这是全国首个中医药的传承研究会,让退休老中医药专家有个学术之家,在此梳理学术思想,探讨不同观点,交流经验,系统总结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并进行临床传播。

  杨老说,中医成才比较慢,要通过长期和丰富的临床磨练来积累经验。中医的60岁是黄金时代。但许多中医60岁就退休了,这对中医药事业来说是一种损失。虽然退休后的中医师照样能看病。但他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得不到总结和继承,非常可惜。“广东有岭南中医流派,那么福建中医也同样能根据地域、气候等特点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中医特色,形成闽派中医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杨春波坚定地说:“在传承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不能光喊‘一二一’原地踏步,而需要有人喊‘起步走’。我愿意来起这个头。”

  如今,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已经拥有了包括陈扬荣、王和鸣、俞昌德、张小如、赖义初、谢德聪、吴宽裕、黄秋云、黄河清、吴宝金等在内的数十位名老中医。通过“注重师承,以师带徒”的形式,将这些名老中医的中医理论、学术思想,传承给后人,不断温故知新,将闽派中医药发扬光大。

▲杨春波(左二)与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左三)、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秋云(左一)、福建省膏方研究会会长吴宝金(右一)共同组成了博医汇中医药传承核心团队

附: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名老中医名单及博医汇坐诊时间(部分)

杨春波

国医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脾胃疾病调理。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陈扬荣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顾问

专业擅长:中医治疗各种肾病和轻微肾功能不全,血尿,尿痛,泌尿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遗精,遗尿,肾结石,肝管胆管结石,支气管炎,久咳不止,哮喘等。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一、四上午

王和鸣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专业擅长:骨伤、筋伤、骨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

俞昌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

专业特长:擅长治疗中风偏瘫、面瘫、眼肌瘫、小儿脑瘫及截瘫;颈椎病,四肢关节疼痛,头痛,腰腿痛,以及结石症、乙肝转氨酶异常症、偏侧性面肌痉挛症等。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赖义初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中医内科肝胆、脾胃、肾、妇科等疾病诊治。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张小如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抗衰老技术学会常委、中国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使用中医药抗衰老,以及老年病、脾胃、肝胆、肾、妇科等疑难杂症治疗。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萧诏玮

国家级名老中医、福建省第三批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州陈氏儿科第7代传人

专业擅长: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呼吸道反复感染、支气管炎、哮喘、厌食症、肠炎等各类儿童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五晚上

谢德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治疗月经痛、不孕症、腺肌症等妇科疑难杂症。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吴宽裕

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

专业擅长:擅长肝胆病、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风湿类疾病、风湿关节炎、内科杂症等的治疗

黄秋云

主任中药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主任委员

黄河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名中医传承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常委

专业特长:擅长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炎、气管/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性疾病等的治疗;肺结核、肺部肿瘤、肺小结节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博医汇坐诊时间:周二晚上、周六下午,周日上午

吴宝金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名医传承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膏方研究会会长

专业特长:对失眠、月经不调、“三高”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用膏方对慢病及亚健康人群进行治疗与调理。

博医汇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下午,每周二、日上午,四上下午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zlfa/1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