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获得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
其特征为肠黏膜甚至肠道深层因多种原因缺血缺氧导致坏死,最常发生在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
患儿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症状,腹部X线平片示部分肠壁囊样积气,其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本症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世界各国学者对其病因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婴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或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若能证实某种肠道细菌确为NEC的致病「元凶」,未来或可采用肠道细菌「标志物」用来预测NEC的发生并指导治疗。
近期,JAMA杂志「医学新闻与观点」栏目就此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细菌测序新研究为揭示NEC病因学带来曙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NEC疾病是令儿科医生极为棘手的一种婴幼儿消化系统重症。直至年,世界各国学者在NEC病因与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并未显著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目前,出生体重不足g的早产儿中,约有12%的比例会发生NEC,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患儿死于脓毒症或其他并发症(详见GephartSMetal.AdvNeonatalCare.;12[2]:77-87;北京市中科医院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