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细小病毒性肠炎是貉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危害养貉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腹泻,在粪便中含有灰白色的由脱落肠黏膜、纤维蛋白和肠黏液组成的管柱状物,白细胞显著减少,胃肠炎更严重。
该病主要传染源是病貉(至少带毒、排毒1年以上),病毒通过消化和呼吸道传染,也可经病貉的粪、尿和唾液传播;也可通过污染饲料、水源、用具和环境,使易感动物受到感染。
该病多发于6月~10月,在幼貉群中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可达50%~60%,致死率高达90%。成龄貉发病和死亡率一般为20%左右,且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患病康复貉可获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但仍带病毒,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貉细小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潜伏期一般为5天左右,急性发病者次日即可死亡,病程以4天~14天为最多,15天后逐渐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患病貉最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被毛蓬乱缺乏光泽,体温升高至40℃以上,有时出现呕吐;之后出现腹泻,粪便先软后稀多黏液,大多有灰白色管柱状物,少数为鲜红色、红褐色,逐渐呈黄绿色水样,有时见到带有条状血痕的粪便。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及时注射(尤其在发病的早期)高免血清,同时辅以对症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
(1)隔离饲养。病貉单独隔离饲养,每只病貉肌肉注射抗貉病毒性肠炎血清3毫升,每日1次,连用3次。病初应先禁食1天~2天,给予充足的加有电解多维的温水。
(2)紧急接种。假定健康貉群用貉病毒性肠炎疫苗进行紧急接种。
(3)对症疗法。为了缓解呕吐症状,可肌肉注射爱茂尔1.0毫升,排血痢者肌肉或皮下注射止血敏0.克~0.25克,防止继发感染则肌注恩诺沙星或庆大霉素。
(4)综合治疗。对重病貉及时进行强心,补液。复方氯化钠20毫升~50毫升,阿莫西林0.2克~0.5克,利巴韦林1毫升~2毫升,地塞米松1毫升~2毫升,维生素C1毫升~2毫升,静注或腹腔注射。恢复期应控制饮食,给予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次,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要彻底预防、控制和消灭该病,必须采取综合防疫措施。平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和免疫预防接种,不从感病地区引入种貉。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综合防治。严禁由疫区引种,从非疫区引入种貉也必须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并补注疫苗后方可混群饲养。貉场禁止养猫犬,并隔绝与这些动物的接触。注意消灭老鼠,消灭各种吸血昆虫等。
(2)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病死的貉尸体深埋或焚烧处理,地面及场地用3%NaOH消毒,笼舍用火焰消毒,用具用消毒液清洗消毒,每天1次,连续7天,粪尿等排泄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消毒结合批次消毒,每次彻底消毒1个月后,重新进貉。
(3)坚持预防接种,合理免疫。在平时的防疫工作中,应搞好母源抗体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当地疫情的流行动态,科学合理地确定免疫时间,制定免疫程序,适时地进行免疫接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貉获得足够的免疫力,免受疫病侵害,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子貉应在每年6月~7月分窝后2周~3周,进行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或弱毒疫苗接种,成年貉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份与6月~7月份进行两次接种,剂量为子貉2毫升,成年貉3毫升,免疫期6个月。
今天给大家推荐公司产品“伊片好”,主要成分为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属抗生素替代产品,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高效抗菌、抑菌和快速止痢之功效,对引起动物腹泻和下痢性疾病的多种病原菌,对毛皮动物(貂、狐、貉)腹泻、红痢、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特别是哺乳期幼崽的粘崽病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