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了怎么办?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当然是吃泻药了。但泻药一定能治便秘吗?那不尽然。
有些人长期便秘,为了缓解症状,于是长期服用泻药,结果便秘反而越来越严重。这就奇怪了,泻药不是治便秘的么,怎么情况反而变糟了呢?
这就是属于医学上泻药性便秘的症状,指的是一种慢性的顽固性便秘。主要是由于长期滥用泻药,产生了对药物的依赖性,造成结肠神经细胞损伤,肠道自主运动减弱,自然而然泻药越吃,便秘越严重。
所以,患有慢性习惯性便秘的人,服用泻药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且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容易造成其他病症的产生。
消化道疾病
长期吃泻药有一定的副作用,易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消化道炎症、胃病的发生。
微量元素缺乏症
泻药还会阻碍部分人体所需营养元素的吸收,如钙、磷、维生素等,出现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牙龈出血等症状。
癌前病变
尤其是蒽醌类泻剂,如芦荟、决明子、果导片等,可导致结肠黑病变,转化为肠道类癌症的风险极高。
其他症状
长期服用泻药还可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如发疹、过敏、贫血、肠炎、皮炎、出血等情况。
可见,对慢性便秘不能靠泻药解决,更不能依赖泻药。治疗的根本是要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日常可以通过以下基本措施进行缓解和恢复。
规律排便
主动培养自己定时蹲点排便的习惯,做到每日清晨起床排除宿便最好。尤其是不要忍便,以免排泄物和细菌堆积在肠道处,造成感染。
食疗进补
中医认为,便秘与体虚有密切关系,可多吃些补气养血的食材加以调理,如枸杞炖乌鸡、大枣黑米粥等。日常还可多吃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品,如香蕉、苹果、燕麦等,再吃些山楂以助消化。
适量运动
缺乏运动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的重要原因,适度的腹部运动可以增强肠道动力,如松胯、扭腰等。还可以给腹部做做健美操,如轻揉肚皮或顺逆时针交替画圆30~50下等。
心理调节
精神压抑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之一,常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时通便不畅,放松后又恢复正常。所以,保持放松的心态很重要,感到神经紧绷时可以做做深呼吸、看看远处风景,转移自我注意力。
寻求文章推广、广告合作请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