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坑排便预防便秘坐便易患痔疮别轻信

我们每天都需要上厕所,一般在家用马桶,在外是蹲坑,那哪一种姿势更适合出大恭呢?

排便姿势不会直接导致肛肠疾病

早前国外有一则如厕辅助工具广告提到说,"蹲马桶会带来痔疮、便秘、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等疾病。人们常认为摄入膳食纤维不足是这些症结的原因,实际上是排便姿势不正确引起的。"引起肛肠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把它归结于排便姿势不正确是不科学的。排便是否有正确姿势呢?下面我们马桶和蹲坑作为比较,看看哪种姿势更适合排便。

马桶vs蹲坑

1、蹲坑排便更顺畅,用时较短

我们人体有一块U形的耻骨直肠肌勾住直肠,直肠会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成为肛肠角,如下图:

当我们用坐姿排便的时候,肛肠角80°-90°,直肠呈下面这种状态:

当我们用蹲姿排便的时候,肛肠角大于°,直肠呈下面这种状态:

所以说,肛肠角越大,排便时用力更少,排便者自觉排空时间更短。但是会不会便秘,能不能预防便秘,不是肛肠角所能决定的,所以蹲姿排便只是有缓解排便困难症状的可能。

提醒:蹲坑时间太长易患痔疮

从生理结构来看,人在下蹲的时候,腹部的压力比坐着要大些,排便就可以减少腹部用力,对排便有帮助作用。但是蹲坑时间长了,肛门周围静脉回流会受到影响,长期如此的话患痔疮的风险就加大了。

2、坐姿排便更舒适,耗时耗力

坐姿排便的时间相对较长,但坐在马桶上排便比较舒服,所以我们经常在排便的同时玩手机、看书看报,也会延长了排便的时间。排便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做到全神贯注,看书看报会分散大脑注意力,肠胃蠕动带给大脑的信号会被减弱,长期以往也有可能造成便秘。不管蹲姿或坐姿排便的时间都不宜过长,要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以防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也不要用力过猛。围着肚脐做顺时针的打圈按摩,顺应了肠道蠕动的规律,也是可以刺激肠道,增加便意。

提示:老年人建议采用坐姿排便

对于体力较弱的老年人,蹲姿排便腿部和膝盖受力比较大,蹲较长时间后快速站起来,容易导致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发生摔倒、骨折等意外。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蹲姿腹压增大,加上排便用力,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采用哪种姿势排便,更多是个人习惯的选择,很难讲哪种更健康。从卫生角度来讲,冲马桶的时候,会将粪便中的细菌弥漫在空气和马桶坐垫上,而蹲坑相对干净卫生。所以出门在外,我们尽量选用蹲式厕所。

医院西院肛肠科

医院西院肛肠科是为满足广大肛肠病人的需求而成立的。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生1人。李峰主任医师和刘万忠副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发表论文20余篇,科室在其带领下,以齐全的大型检查及治疗设备(3.0T,1.5T磁共振,双源CT,64排螺旋CT,彩超,高清直肠镜等)为依托,开展混合痔、肛裂、肛乳头瘤、肛门脓肿、肛瘘、结肠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及直肠癌、结肠癌的诊断,开展各类微创(PPH、TST、CRH、RPH、HCPT等)治疗。

李峰主任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

擅长诊治内外痔、混合痔、肛裂、复杂性高位肛瘘、肛乳头肥大、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直肠癌、结肠癌、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等肛肠疾病。特别擅长治疗肛肠疾病,包括痔、瘘、裂、脓肿、大肠息肉、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大肠肛门部肿瘤等症。对便秘、炎症性肠病等中西医结合的诊治独具特色,对无痛及微创治疗复杂性肛瘘、环状混合痔、重度痔疮、痔瘘等肛肠科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受到患者的认同和赞赏,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如今李主任带领着医院西院肛肠科的医疗团队、不断突破医疗技术和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学术会议。目前已让医院西院肛肠科医院中的佼佼者。

刘万忠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内外痔、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肛周瘙痒症、肛管及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等肛肠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并开展PPH、TST、RPH、LIFT等多种肛肠疾病的微创治疗。在临床方面,刘主任长期致力于各类肛肠疑难杂症的研究,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在肛肠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手术功底。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yxwh/14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