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发病2.01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引起病毒性肠炎最重要的病毒是轮状病毒(rotavirus),其次是腺病毒,还有诺沃克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小圆病毒,星状病毒等,但远比轮状病毒少。本节重点介绍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体征
多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36~72h,典型病儿常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病初1~2天呕吐,可先于腹泻出现,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无脓血,每天约3~10次,由于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病儿粪便中电解质浓度显著低于细菌性肠炎,如霍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且多数为急性失水,故多引起等渗或等渗偏高脱水,本病自然病程3~8天,平均5天左右,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病初即发生呕吐,大便量多,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其他并发症时,1周左右自然好转,确诊主要依据大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护理
轮状病毒疫苗已在研制中,尚未达普遍推广阶段,
1.维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
2.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后须洗手,
3.清理呕吐物,粪便及尿片时须戴上手套,并须再彻底洗净双手,
4.清洁及消毒受污染的物品及表面,
5.学童如出现呕吐或腹泻现象,应尽早求诊,在家休息,勿上学。
来源: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