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秋雨绵绵,又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时节。关于小儿秋季腹泻,你了解多少?孩子得了秋季腹泻,应该怎样护理?儿科于峰伟主治医师今天为你讲述有关秋季腹泻的知识。
小儿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以2岁一下婴幼儿最多见。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埃可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痊愈。有时不用药物治疗,只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但是问题在于当呕吐腹泻严重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病因
发生秋季腹泻的常见原因有: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治疗
小儿患秋季腹泻后合理饮食和适当用药,可缩短病程,很快恢复,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但如果处理不当,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以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所以,家长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些小儿腹泻的家庭治疗护理方法。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①预防脱水;②纠正脱水;③继续饮食;④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可采取以下措施在家庭治疗。医院治疗。
1.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可选用以下液体:
①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ml煮2~3分钟。预防脱水:首先给20~40ml/kg,少量多次口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②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剂量服法同上。
③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ml;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ml;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ml。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2.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如患儿不是母乳喂养,年龄在6个月以内,可用患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用牛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腹泻好转后渐渐恢复正常饮食,也可用奶-谷类混合物,米粉等,有条件者可更换为不含乳糖的奶粉,或者在喂母乳、奶粉时添加酸性乳糖酶。如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粥、面条或烂饭、蔬菜、鱼或肉末等,需由少到多。可给适量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这些食物要很好烹调、研磨或捣碎使之容易消化。年长儿则可进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的食物。
3.可选用的药物:①微生态调节制剂: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枯草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和酪酸梭菌等。②肠粘膜保护制剂:吸附病原体,固定毒素,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与肠道粘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散。
4.中医治疗:①中医外治: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症状辨证论治,给予腹泻贴穴位贴敷,选穴取神阙、足三里、涌泉穴;②推拿疗法:湿热泻清补脾土,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小天心;脾虚泻推三关,补脾土,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重按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③针灸疗法:针法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穴,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注:如果患儿3天不见好转,或3天内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医院找医生诊治: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精神差;血便。
护理
秋季腹泻的治疗可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因为随着秋季腹泻患儿的增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起了腹泻的护理问题:
一、腹泻患儿家属平时应该仔细地把患儿大便的时间、形状、多少以、小便量的多少、患儿精神状态情况等记录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加方便的让医生给您制定一份适合您自己的秋季腹泻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医生给您的病情一个良好而准确的判断。
二、要时刻保持病人的肠胃功能舒畅的,平常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有营养的食物,而且不要喂的太饱。在这个时候,饮食对秋季腹泻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腹泻后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腹部冷暖度,天冷时及时添加保暖衣物,避免腹部再次遇冷,否则会使原本就没有痊愈的病情恶化,使病人更加难受。
四、腹泻加重时有时可伴随有脱水现象,所以在腹泻期间,一定要补充足量的水分,保证足够血液容量,保证循环的正常运转和大肠蠕动。
五、要对患儿肛门及肛门周围进行悉心的护理。大便完后,一定要保证肛门部位的卫生,如果肛门有变红的现象,可以用一些中药或者中成药来抑制它的发生。如黄连膏、紫草油等。
六、秋天也是很多病症传播的好时机,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及时地将腹泻病人用过的东西进行杀菌消毒,营造一个无菌、无污染、无传播的好环境。
七、做好宣教,向家长介绍此病的病因、病程、预后、护理要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适度添加辅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八、卫生消毒,小儿奶瓶及餐具要彻底消毒,要求煮沸30分钟,仅用开水烫一烫达不到消毒目的,患儿饭前要用肥皂洗手,家长多用肥皂洗手。
九、家长注意:注意小儿饮食,合理调配好营养。
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乳,改变饮食种类。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合理喂养,乳食勿过饱,勿进难消化食物。
2.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
4.做好腹泻患者的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
5.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6.病室、家庭空气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
7.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
8.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4~6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初愈后应注意调摄饮食。
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
2.对疑似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的人工喂养儿,可给予去乳糖腹泻配方奶喂养,或者加入酸性乳糖酶配合喂养。
3.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辅食的腹泻患儿,应给予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如汤面、小馄饨、米粉、菜泥等。避免给宝宝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及高糖食物。辅食不要一次吃得过饱,要少量多餐。6个月以下的宝宝需暂停添加任何辅食。
4.如果宝宝呕吐厉害,应暂禁食4~6小时,待呕吐好转后可逐步恢复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于峰伟,儿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曾在郑大一附院进修儿科常见病及儿童重症,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治疗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如:发热、咳嗽、腹泻、厌食、紫癜及各类儿科急危重症的抢救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