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闰中伏8月1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贴还要辨证?
不是统一都贴一样的穴位吗
如果您对三伏贴的认识还停留在这个阶段
恐怕您只能发挥三伏贴一成的功力
三伏贴需辨证
这与开处方一样,需要同样的中医思维
三伏贴本质上是一种“穴位贴敷疗法”,
通过药物+穴位的双重作用发挥疗效。
选择在三伏期间贴敷,
旨在借助“天时”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好比当年诸葛兄借助的那场“东风”。
三伏期间,是阳气最为隆盛的时候,
通过前后三到五次的贴敷,
贯穿三伏这段绝佳天时
可以使很多以“寒、湿、虚”
为主要病因的疾病得到痊愈。
三伏贴之辨证取穴阳虚体质
这个夏天,和怕冷说拜拜
体质解析这里的阳虚指人体元阳不足,部位较深,表现出的一些慢性虚劳或虚损性疾病,例如:胃怕冷、慢性腹痛、宫寒不孕、痛经、闭经、面色晦暗、雀斑、慢性盆腔炎、结肠炎等等。
基本取穴大椎、至阳、膏肓、肾俞、命门、中脘、关元、足三里
这组穴位可以作为阳虚体质的基础方,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过敏性鼻炎
流涕,鼻塞,流涕,鼻塞,别了~
病因解析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主要是寒湿或湿热重,湿气淤阻在上呼吸道。湿重主要和脾虚有关,因此治疗原则为:健脾祛湿为主,散寒、清热为辅。
基本取穴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脾俞、阴陵泉、曲池
作为健脾祛湿的基本方;助阳散寒加大椎、至阳;清热祛湿加丰隆、下巨虚、尺泽。
颈肩腰腿痛
为你我怕冷风吹~~~
病因解析到处都是空调房,一进一出,毛孔开泄很容易失调,也就比较容易感受风邪、寒气、湿气,引起颈部、肩膀、腰背、腿的疼痛。治疗思路也很简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基本取穴大椎、肺俞、至阳或筋缩、肾俞,加上阿是穴(阿是穴即病灶处,疼痛的部位,一贴即可)
痛经闭经
女性同胞上辈子是折翼的天使
病因解析痛经闭经常见的病因主要是小腹的寒气、湿气和寒湿或气滞导致的瘀。三伏贴对于痛经闭经的改善,一方面通过药物的辛温发散,一方面通过穴位的作用,当然还有天地间的阳气。因此贴敷期间,务必忌口(忌生冷)。
基本取穴可以在阳虚体质基础方上增加:气海、天枢、地机(此穴经前贴效果更好);
湿气较重加:阴陵泉、三阴交;
气滞加:支沟、太冲。
脾胃不好、胃肠感冒
看这里,看这里
病因解析夏季的溽(rù)热──湿热熏蒸的赶脚已悄然来临。有时你突然出现的“头晕、头沉、目痛、恶心干呕、浑身酸沉、肠鸣、想拉却拉不出”,就是溽热惹的祸。治疗原则:健脾祛湿,升清降浊。
基本取穴参考金针王乐亭的胃十针取穴。
人生的很多快乐和脾胃有关,脾胃不好怎可以?有了胃十针,你的脾胃有救了。
当然
以上只是基本辨证取穴和一些常见疾病
想要真正达到个、性、化取穴
和针对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
必须由专业医师辨证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