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关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问题内容来源于年2月15日于岩波副主任医师患者宣教PPT
溃结患者该如何利益最大化的利用门诊机会?
1.就诊前一晚提前总结近期疾病表现,比如最近2周-4周有无粘液脓血便,大约百分之多少的大便带血,有没有腹泻,每天腹泻多少次,最近饮食如何,有无情绪改变等
2.列好提纲,有哪些疑问需要解决,避免重复疑问,浪费就诊时间
3.提前准备好病历材料,包括既往的肠镜报告,CT报告,住院记录等资料。病历资料是反映疾病变化的重要材料,也是医生用来判断疾病状况的可靠依据。在手机如此方便的今天,建议将所有的纸质材料用手机拍照备份,拍照时一定拍全拍清楚时间、描述、图片等重要信息
4.与医生确认好随访时间,及时就诊
5.不要录音,但可以自带纸和笔,当场记录下医生的建议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什么要控制饮食?
对于炎症性肠病的起源,国外有一种看法—“Nofood,NoIBD“,翻译成中文就是如果人没有吃饭,那就不会得炎症性肠病。控制饮食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目前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不同的营养成分对于炎症性肠病病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高糖饮食和w-6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增加炎症性肠病的患病风险,而w-3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可能对炎症性肠病起保护作用,据此来改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2)再一个就是部分患者存在食物不耐受的情况,而这些不耐受的食物会激活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损伤的发生。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该如何控制饮食?
日常的饮食在炎症性肠病的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配合着药物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控制饮食绝不适过度限制饮食,过度限制饮食会造成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可能会造成比疾病本身更大的危害。
饮食原则可以总结为:
(1)避免高脂肪饮食和高糖饮食:多实用鱼肝油/橄榄油等含有w-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实用含有w-6的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食物;
(2)日常少食多餐,避免一次吃得太饱,少吃或不吃零食,少吃谷杂粮等粗纤维食物,减轻肠道负担。
(3)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
(4)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韭菜、洋葱、咖啡等。
(5)少吃或不吃海产品,海鲜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些一种蛋白容易引起过敏或食物不耐受,诱发肠道损伤的发生。
具体到茶叶、牛奶等某种食物可不可以食用,我们的建议是因人而异,如果患者没有因为食用这些药物而加重病情或出现其他不适,那么完全可以适量食用。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