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是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在某些患者中难以区分。超声内镜(EUS)提供了胃肠壁(GI)的高分辨率图像,可能成为区分CD/UC的一种替代方法。
近期,发表在《AlimentaryPharmacologyTherapeutic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利用胃肠壁图层的EUS在IBD和健康对照(HC)的患者中用于鉴别UC/CD的诊断,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双盲研究(点击下载全文)。
研究人员对CD,UC,和HC的患者在乙状结肠接受连续EUS检查,利用正向观察径向超声内镜。粘膜,粘膜下层,总壁厚(TWT)和局部淋巴结(LN)是由EUS采用盲法评估。TWT与肉眼可见的IBD得分和组织学炎症评分具有相关性。
在该项试验过程中,HC组总壁厚是1.71±0.02mm,活性IBD患者(n=52)的总壁厚为3.51±0.15mm。研究人员观察到活性UC患者中粘膜层显著增厚,但是几乎接近正常的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在活性CD患者中,研究人员可以看到粘膜下层明显增厚,接近于正常黏膜和固有层(UC粘膜层=2.08±0.11mm,CD粘膜层=1.32±0.17mm,P=0.;UC粘膜下层=1.01±0.08mm,CD粘膜下层=2.01±0.22mm,P=0.)。局部淋巴结在73.7%的活性CD患者中被检测到,而UC患者中没有检查到局部淋巴结。当将粘膜-粘膜下层,TWT和LNs联合在一起,区分活性UC/CD的灵敏度达92.3%。TWT与组织学炎症评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UC:r=0.43;CD:r=0.69)。
通过该项试验,研究人员认为总壁厚增加对活性IBD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EUS可以从CD中区分活性UC,同时量化结肠炎症程度。
全文下载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