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
辽宁中医院(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后备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华中西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肛肠病学研究生联合会顾问委员,辽宁省中医药肛肠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及沈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委员。全国肛肠学科名中医、名医工作室专家,辽宁省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校名中医。
从事中医肛肠疾病的医、教、研工作30余年,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原则,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不断精益求精,继承创新,形成具有自己的医疗特色的完整诊疗体系。主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痔疮、肛裂等肛肠科疾病,对肛瘘、肛周脓肿等肛肠科疑难病治疗有独到之处。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A楼二楼肛肠门诊李师名医工作室
读者来电分析解答
沈阳市铁西区钟阿姨:是不是只要便血就是痔疮?
李院长:痔疮是人们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就是便血,但便血不一定都是痔疮引起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便血。
就在一周前,我在出诊时接待了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患者。此病人的主要症状就是大便出血,且病史已有一年半时间。该患自认为便血是因为痔疮所引起,平时经常用一些痔疮栓或膏剂等药物治疗,但便血症状时有时无,近两月便血持续不断,且大便次数增多,伴有腹痛,医院就诊。经局部、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直肠癌。现患者已经住院准备手术治疗了。现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渐年轻化,所以便血的病人应引起高度重视。
这个病例虽然只是个案,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是一些常见的症状不要忽略,出现便血不要盲目自行处理,医院去检查治疗,以免失治误治,耽误了病情,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
沈阳市苏家屯区刘阿姨:如果便血不一定都是痔疮引起的,那么可能引起便血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李院长:1.痔疮:这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血色一般为鲜红色,且与粪便不相混,也不含有黏液,表现为大便后带血或滴鲜血,尤其是在大便较硬或饮酒、吃辛辣食物以后更易发生,而且很多人在便血时并不感觉疼痛。严重者便后有脱出。
2.肛裂:常见于长期便秘的人群,出血量不多,排便时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有血迹,有时可滴出少量鲜血、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以女性多见。
3.直肠息肉:其特点是便血时没有疼痛,血色鲜红,不与大便相混,多见于儿童。
4.溃疡性结肠炎:大便一般为粘液脓血样便,重者可为血水样便。伴有腹泻,排便次数增多,严重时有腹痛和里急后重感。
5.细菌性痢疾:大便常为脓血样,每次量不多,常伴有里急后重感。以夏秋季多见,发病急,患者常常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昏迷。
6.阿米巴痢疾:大便多呈果酱样,或呈暗红色,量较多,常伴有脓性粘液,有腐败腥臭味,多次新鲜粪便检查可发现溶组织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患者多有发热、腹胀腹痛及里急后重表现。大多起病缓慢。
7.肠套叠:多见于小儿,排出稀薄粘液或胶冻样果酱色血便,伴有阵发性腹痛。
8.血吸虫病:有疫水接触史,常表现为慢性腹泻,大便呈脓血样或为大便带血。
9.结、直肠癌:这种情况一般便血颜色较深,如果持续便血,有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时有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时,则提示可能有结、直肠癌发生的可能,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留意。
另外,还要排除因食物及药物引起的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西红柿、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
大连市金州区张大爷:便血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有哪些?
李院长:1.便血是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临床上,有80%的早期直肠肿瘤患者,都曾因为忽视便血而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2.长期便血可引发贫血:长期便血,很容易使人体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导致的贫血症状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症状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
3.便血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便血还能造成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使一些患者出现容易激动、兴奋、烦躁等症状。同时,长期便血的话,也会让患者终日感觉惶惶不安,陷入精神恐惧,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本溪市平山区邵阿姨:出现便血症状后应如何处理?
李院长: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包括肛门指诊、肛门镜及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目前痔疮治疗的办法很多,尤其是现在开展的微创治疗,包括PPH手术、TST手术、套扎手术等,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但这些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只适用内痔,望广大患者不要过分迷信广告宣传。同时,切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鞍山市铁东区徐阿姨:针对便血引起的疾病应当如何预防?
李院长: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防止腹泻。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应每日排便一次,每次少于五分钟。
避免久坐、久蹲、久站,劳逸结合。
忌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及饮酒,多食蔬菜及水果,防止便秘。
保持心情舒畅,增加体育锻炼。
专家妙方
“肠贴”—肠道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贴敷疗法又称“天灸法”,是运用腧穴与中药的相互协同作用,药穴同疗,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经皮肤透入,通过腧穴的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达到调节气血阴阳的目的。中医讲“冬病夏治、夏病冬防”,“三伏天”属长夏之时,其气通于脾,脾主运化,与肠道疾病关系密切;“三九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时期,其气通于肾,肾主司二便,对排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三伏”、“三九”特殊节气进行药物贴敷,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作用。该疗法时间性强,疗程集中且短暂,简便易行,老少皆宜。辽宁中医院(医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研制“肠贴”伏九贴敷,为广大肠道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功能主治:“肠贴”伏九贴敷已从最初的一种方,扩展为多个方系,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便秘等多种肠道疾病,对于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或大便粘腻,排出不畅,或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等病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特色优势:1.中医传统疗法,疗效好,作用持久;2.皮肤贴敷,用法简单;3.适合人群广泛,患者易于接受;4.无创治疗安全,无副作用。
贴敷时间:(一伏)年7月12日,(二伏)年7月22日,(三伏)年8月11日。
一般夏季前三伏和冬季前三九的第一天为主要的贴敷日期,如遇特殊情况延后几日无碍。贴药时长:少儿可半小时至两小时;成人可半小时至四小时。患者可根据皮肤敏感度自行缩短或延长时间。本疗法一般三年为一疗程,疗程长短与疗效成正比,病程较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增加疗程。
名医忠告
痔疮便血不容忽视
日常防控饮食入手
痔疮便血患者饮食上一定要注意禁忌,尤其是下列食物: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芥末、姜等,能刺激直肠肛门部位血管充血和扩张,造成排便时刺痛和坠胀感,从而诱发痔疮。
忌饮酒:中医认为痔疮多属湿热,饮酒可助其湿热,而且酒(特别是烈性酒)可使直肠静脉充血,诱发或加重痔疮。
忌食肥甘厚味、炙烤食物:这些食品可刺激直肠肛门部的黏膜皮肤,使充血明显,导致痔疮发生。
忌食难于消化、坚硬的食物:食物难以消化会导致便秘,从而使直肠血管曲张。
忌食味浓及香料多的食物:容易令肠道不适,同时令肝脏充血、下腹腔压力加大,可导致痔疮发生或使痔疮加重。
忌食壮阳火的水果:如芒果、榴莲、荔枝、龙眼等。
专栏一经推出,受到读者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