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概述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体、多因素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两类。感染性腹泻以病原体加肠炎命名,如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细菌性肠炎以及真菌等所致感染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都诊断为小儿肠炎。非感染性腹泻包括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
小儿腹泻好发于秋季。该病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显微镜下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也就是一种病毒性肠炎,约占秋冬季节小儿腹泻的70%~80%,所以人们常称作秋季腹泻或轮状病毒性肠炎。
起病急,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常先于腹泻,持续2~3天,同时多数病人在病初常伴有发热及感冒症状,随后的1~2天便开始出现喷射状腹泻,大便具有“三多”特点,即量多、水多、次数多。性状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可有5~20次不等,无脓血及腥臭味。
2、治疗与用药原则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不同时期的腹泻治疗重点各有侧重,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
?蒙脱石散为小儿腹泻病的基础药物,各型腹泻均能使用。
?WHO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日给予元素锌20mg(>6个月),疗程10至14天,6个月以下婴儿每日10mg,可缩短病程。
?对于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可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助于肠粘膜的修复。
?肠道益生菌对慢性、迁延性腹泻等菌群失调者一般按常规用药使用。
?控制感染原则:1、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应合理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及黏膜保护剂。2、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物实验结果进行调整。
3、部分药物治疗
□电解质补充剂
?口服补盐液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肠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
□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中成药
□风寒泄型
?丁桂儿脐贴
?小儿腹泻贴
原则:温中健脾、散寒止泻。
适用人群:大便稀烂、色淡有泡沫,便前便时有肠鸣、腹痛或伴有风寒感冒症状,苔薄白的风寒泄型。
□湿热泄型
?小儿泻停颗粒
?小儿利湿止泻颗粒
原则: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或清热燥湿、固肠止泻。
适用人群: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泻下急迫、量多、气味臭,食纳差,口渴想喝水,烦躁,发热或不发热,小便黄少,苔黄腻的湿热泄型。
□脾虚泄型
?健脾止泻宁颗粒
?小儿渗湿止泻散
原则:健脾和胃、渗湿止泻。
适用人群:大便稀薄,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消瘦,乏力,舌淡、边有齿痕、苔白的脾虚泄型。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如您喜欢本文,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感谢您的专治白癜风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