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
中国药房年第22卷第14期
不同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医治作用
张彩凤李贞娟艾芳夏永华郜庆祖秦咏梅韩宇
(新医院消化内科,卫辉市;新医院病理科,卫辉市)
目的:视察不同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比设计,将6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金双歧组(金双歧+奥沙拉嗪)、美常安组(美常安+奥沙拉嗪)、奥沙拉嗪组(单纯使用奥沙拉嗪),每组20例。比较3组患者医治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肠炎症评分、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及分析粪便菌群,疗程为24个月,随访48个月。粪便菌群分析设正常对比组。结果:金双歧组、美常安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炎症评分、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及粪便菌群分析情况均明显优于奥沙拉嗪组,且金双歧组优于美常安组。随访48个月,金双歧组未见复发,美常安组有3例复发,奥沙拉嗪组有18例复发。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奥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菌群;微生态制剂
中图分类号R.4;R.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0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缘由不明的肠道慢性炎症,肠道微环境的改变特别是菌群失调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肠道微环境的改变情况,选择适当的微生态制剂给予补充,对肠道的生物学屏障及免疫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但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比较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和单用奥沙拉嗪医治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炎症评分、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及分析粪便菌群,了解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医治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符合全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规范共鸣意见[1]。选择我院年5月-年6月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为慢性复发型,活动期)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24例,中度36例;平均42.33岁(男性32例,平均43.44岁;女性28例,平均40.73岁);55例为连续性散布,5例为间断性散布;散布在直肠的有21例,直肠乙状结肠15例,直肠和阑尾内口9例,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内口6例,全大肠6例,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回盲部3例。将患者按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3组,即金双歧组、美常安组及奥沙拉嗪组,3组在年龄、性别、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比组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41.89岁。入选研究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药品及使用方法美常安(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金双歧(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畅美(奥沙拉嗪钠胶囊,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美沙拉嗪栓(黑龙江天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芪倍合剂(新医院)。金双歧组:金双歧(每次2.0g,每天2次),畅美(每次1.0g,每天4次);美常安组:美常安(每次0.5g,每天3次),畅美(每次1.0g,每天4次);奥沙拉嗪组:畅美(每次1.0g,每天4次)。对溃疡性直肠炎可给予生理盐水mL,芪倍合剂mL,每晚灌肠,灌肠后给予美沙拉嗪栓剂(1.0g,每天1次)。按上述方法用药至临床症状减缓后,继续用药至24个月。
1.3菌群分析方法[2]称取入选者新鲜粪便0.4g,10倍稀释法稀释,滴注法接种于培养基上,选择肠道菌群具有代表性的4种细菌[大肠杆菌(伊红美蓝琼脂(EMB)培养基)、肠球菌(TTC叠氮钠培养基)、乳酸杆菌(乳杆菌选择性培养基(LBS琼脂))、双歧杆菌(亚硫酸铋琼脂(BS)培养基)],每浓度梯度做4个平行重复,记录每克粪便所含菌群的数量。粪便菌群分析设正常对比组。
1.4临床症状评分[3]分别记录医治前及医治24个月后症状积分。大便次数:1~2次/d,0分;3次/d,1分;4~5次/d,2分;≥6次/d,3分。大便性状:硬便或成形便,0分;软便,1分;糊状便,2分;稀水样便,3分。血便:无,0分;便中血丝,1分;便中血块,2分;便血,3分。腹痛: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里急后重:无,0分;有,1分。腹胀:无,0分;有,1分。临床症状评分下降百分比=(医治前临床症状总积分-医治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医治前临床症状总积分×%。
1.5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医治前及医治24个月后均行结肠镜检查,根据改进的Baron内镜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分级标准来评分[4]:0级为正常,0分;Ⅰ级为充血,血管模糊,1分;Ⅱ级为有接触性出血,2分;Ⅲ级未有自发性出血,3分;Ⅳ级为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4分。
1.6结肠炎症评分病变最明显处活检6块,由2位高年资的病理学专家进行双盲读片,取3个高倍镜视野的视察指标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按病理组织学分级标准来记录积分[5]:0级为固有层无中性粒细胞浸润,0分;Ⅰ级为固有层有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10个/HPF)浸润,累及少许隐窝,1分;Ⅱ级为固有层有明显中性粒细胞(10~50个/HPF)浸润,累及50%以上隐窝,2分;Ⅲ级为固有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50个/HPF)浸润,伴隐窝脓肿,3分;Ⅳ级为固有层有明显急性炎症伴溃疡构成,4分。
1.7随访随访48个月,分别于医治后6、12、24、36、48个月行结肠镜检查,并视察临床症状有没有复发。
1.8统计学分析将数据转换为对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检验,P<0.05(两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粪便菌群分析医治前、后各组粪便的菌群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医治前各组粪便的菌群分析(lgcfu·g-1,x±s)
注:1)与1a)、1b)、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医治后各组粪便的菌群分析(lgcfu·g-1,x±s)
注:2)与2a)、2b)、2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2a`)、2b`)、2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与2b)、2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1可见,医治前3组之间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肠球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比组比较,3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5),肠球菌明显增多(P<0.05),大肠杆菌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见,医治后金双歧组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较前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美常安组和奥沙拉嗪组,和正常对比组类似;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与正常对比组类似。医治后美常安组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较前明显增加(P<0.05),高于奥沙拉嗪组(P<0.05),但低于金双歧组及正常对比组(P<0.05)。医治后奥沙拉嗪组的菌群分析同医治前。
2.2临床症状评分金双歧组、美常安组、奥沙拉嗪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下降百分比均数为(80.56±18.36)%、(68.28±14.38)%、(43.25±28.45)%。金双歧组与美常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拉嗪组与金双歧组、美常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结肠镜下分级评分金双歧组、美常安组、奥沙拉嗪组医治前、后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分别为3.±0.、0.±0.,2.±0.、1.±0.,2.80±0.、2.±0.。3组医治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医治前、后结肠镜分级积分变化差值比较,金双歧组显著高于美常安组(P<0.05);金双歧组、美常安组显著高于奥沙拉嗪组(P<0.05)。
2.4结肠炎症评分金双歧组、美常安组、奥沙拉嗪组医治前、后结肠黏膜炎症评分分别为2.±0.、0.±0.,2.±0.、1.±0.,2.50±0.、2.±0.。3组医治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医治前、后结肠炎症评分变化差值比较,金双歧组显著高于美常安组(P<0.05);金双歧组、美常安组显著高于奥沙拉嗪组(P<0.05)。
2.5随访随访48个月,金双歧组均无复发;美常安组3例在医治结束24个月内复发,复发率15%(3/20);奥沙拉嗪组在医治的24个月内有3例复发,24个月后又有15例复发,复发率高达90%。
3讨论
正常人体肠道是个巨大的菌群库,从小肠到结肠菌群密度及数量均逐步增加,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正常的肠道优势菌群对肠上皮细胞的完全及免疫功能起侧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发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缺点、肠道通透性增高及肠道内成份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6]。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调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发机制中的作用愈来愈遭到重视,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医治作用也被提上日程。Fedorak[7]等认为,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医治机制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受体竞争,即微生态制剂与肠腔内微生物病原体竞争在肠黏膜表面的有限受体,从而限制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2)微生态制剂通过释放抗菌物资如乳酸、乙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抑制肠腔病原体的生长;(3)调理及(或)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及肠黏膜相干淋巴组织的免疫功能;(4)引诱黏膜屏障功能的加强[8];(5)引诱肠固有膜内T淋巴细胞凋亡。
本研究观察到溃疡性结肠炎医治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肠球菌明显增多,和崔熠[2]等研究一致,提示:(1)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菌种,其减少可能致使溃疡性结肠炎的产生;(2)补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用于防治溃疡性结肠炎;(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环境的改变可能不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存;(4)肠球菌的增多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病发或活动有关。
本实验结果还显示,金双歧组医治前后菌群分析、临床症状评分、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及结肠炎症评分均明显优于美常安组及奥沙拉嗪组,而美常安组疗效优于奥沙拉嗪组,提示:(1)奥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奥沙拉嗪;刘丽娟[9]等认为联合金双歧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单纯柳氮磺吡啶,且可下降柳氮磺吡啶的用量,和本研究有一定的类似之处。(2)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疗效不同,这可能与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不同,对胃肠道优势菌群的恢复有所差异有关。金双歧[10]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理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构成肠道生物屏障,参与肠道局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11];美常安是利用枯草杆菌的生物夺氧作用,营建合适厌氧的正常肠道优势菌群生长的环境[12]。提示直接补充肠道菌群可能优于间接作用。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奥沙拉嗪,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可能不同,关于何种微生态制剂的疗效较好,可能还需增加病例数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医治规范的共鸣意见(年,济南)[J].中华消化杂志,,27(8):.
崔熠,夏敏,张洁,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其亲属的粪便菌群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8,28(11):.
谭琰,邹开芳,杨天,等.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医治前后临床疗效视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8,25(2):77.
钟英强,朱兆华,陈为宪,等.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J].中国内镜杂志,0,6(4):7.
PullanRD,RhodesJ,GaneshS,ansdermalnicotineforactiveulcerativecolitis[J].NEnglJMed,,(12):.
白爱平,欧阳钦.益生菌医治炎症性肠病的机制[J].胃肠病学,5,10(4):.
FedorakRN,obioticsandthemanagement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J].InflammBowelDis,4,10(3):.
张智翔,施炳龙,关幸求,等.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J].现代消化及参与诊疗,,12(4):.
刘丽娟,孟,刘玉琴.低剂量柳氮磺吡啶联合金双歧医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16(13):32.
张素真,张德纯.双歧杆菌减缓DSS引诱的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8,20(2):.
李长福,郑著家,梁桃,等.四联活菌肠溶胶囊医治慢性腹泻的疗效研究[J].中国药房,8,19(26):.
GuarnerC,RunyonBA,YoungS,estinalbacterialovergrowthandbacterialtranslocationincirrhoticratswithascites[J].JHepatol,,26(6):.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