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治疗进展及研究现状。方法对近二十年的有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总结。结果通过总结发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临床多以中西医结合内服加灌肠的方法为主,且方法和方药多样。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遵循严格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的科学方法,重视中医药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制定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1概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名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疾病

(nonspecificulcerativecolitis,NUC),NUC的病因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精神及感染因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炎性递质的增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NUC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病变部位局限于结肠黏膜,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可向近端结肠蔓延以至遍及全结肠。临床特征为腹泻、腹痛、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等,部分伴有肠外表现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本病治疗难度大,疗程长而且治愈后易于复发。由于NUC病变范围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迁延不愈、癌变几率大等特点,该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现代难治病。

2现代治疗

2.1药物治疗由于NUC的病因尚未明确,因此,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以抗炎及调节免疫反应为主,糖皮质激素和柳氮磺胺砒啶(Sulfasalazine)作为治疗NUC的主要药物一直沿用至今。

2.1.1抗炎治疗皮质激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

作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已被公认,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它对炎症早期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和白细胞浸润等具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炎症后

期所形成的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的沉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最适用于结肠病变广泛的严重病例,但是缓解期应用激素是否能减少本病的复发仍有争议。5-氨基水杨酸(5-ASA)作为柳氮磺胺砒啶的替代药已开发很久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代治疗就疗效而言,该药并不一定优于柳氮磺胺砒啶,但其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小,适用于柳氮磺胺砒啶不能耐受的患者,不足之处是价格昂贵。

2.1.2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环孢素A

治疗严重NUC最为引人注目,现已证明,硫唑嘌呤有肯定的预防复发作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硫唑嘌呤可大大减少激素用量,因此该药最适用于激素依赖型的患者。

2.2高压氧(HBO)治疗孙进富等报道用高压氧治疗17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压力为0.2MPa,吸氧9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愈率为82%,总有效率达98%,其中半年后随访,14例无复发[2]。

2.3手术治疗若NUC出现中毒性肠扩张、肠穿孔及反复大量的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手术,此外内科治疗无明显疗效需大剂量激素方可控制病情。青少年患者影响生长发育、并发肠癌等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3中医治疗

由于NUC病因不清,现代医学治疗的疗效欠佳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甚为广泛,并获得一定的进展。3.1辨证论治NUC患者的病程大多较长,因而多见虚实夹杂之证,常有脾肾不足、湿浊淤滞之象。健脾益气、温阳补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利气导滞等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的常法。3.2专病专方同一类疾病必有其类似的发病基础,且存在普遍的发病机制,基于这一理论,从NUC发病的普遍规律出发寻求特定的中医处方进行治疗,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3.3中药灌肠NUC最常见的部位是左半结肠,因此中药汤剂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所,避免了口服用药过程中消化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望提高疗效,也是目前中医药治疗NUC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此外,中西药物相结合灌肠治疗NUC亦获得一定进展,学术界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3]。3.4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张晓霞应用天枢、关元、上巨

墟、三阴交与脾俞、大肠俞、胃俞、阴陵泉等两组穴位交替针刺的方法治疗NUC23例,总有效率达86.99%[4].3.5中药治疗NUC的机制研究中药治疗NUC在改善炎症局部的微循环,抑制局部的炎性渗出,调节机体变态反应,促进炎症吸收,修复肠黏膜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4小结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至今尚不清楚,现代医学仍缺乏较有效的针对性药物治疗。临床大都从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肠黏膜水肿、抑制炎性递质的产生等方面着手,较多地依赖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炎性递质抑制剂等。在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内科久治无效时,则考虑手术治疗,临床没有突破性进展,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仍待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医对本病的诊疗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古代医著中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因此对本病的诊疗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相对欠缺。目前的中医药研究表明,NUC是虚实夹杂之病,虚在脾肾,实在湿、滞、淤,治法则多见健脾补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用药途径以口服中药加直肠给药(保留灌肠)为主,对于难治性NUC可获一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据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所选用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敛疮生肌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病变引起的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炎性表现,药物直达患部,使黏膜充血水肿迅速消退,促进创面修复愈合。









































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jbzd/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