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城市的大肠癌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医院胃肠科的李雅君主任提醒,很多大肠癌都是由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转变而来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的溃疡性结肠炎呢?溃疡性结肠炎都有什么症状?怎么才能预防溃疡性结肠炎转变为结肠癌呢?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肯定有直接的关系吗?

医院胃肠科的李雅君主任告诉大家: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与当前“三高一低”的饮食有关,肥胖也已成为患癌的高危因素。

大城市大肠癌增长快

  大肠癌被称为“富人病”,即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从全球来看,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美国连续75年来一直不断攀升,最高时期发病率达到十万分之四十七,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下降。

  以前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很后的,但那次调查发现,大肠癌排在了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在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同样出现了明显升高,目前推算的全国大肠癌的发病率约在十万分之十四,但大城市则要高很多,“这与人们‘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有关。”

  “三高一低”易大肠癌变

  “三高一低”指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素,“美国大肠癌发病率下降与近年饮食结构的调整有关系。”同时,肥胖也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临床上50%的大肠癌患者体重超标,显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问题。”

  “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医院胃肠科李雅君主任告诉大家:预防大肠癌要从饮食入手,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脂肪食品,加强锻炼。同时,定期筛查也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40岁以上有家庭史的人群是需要重点筛查的高危人群,检查手段则包括指检、大便检验和肠癌。

  七类高危人群需做大肠癌筛查

  一是一级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患过大肠癌;或有一个50岁以前患大肠癌,则本人罹患几率大,因为大肠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二是患过大肠癌、大肠腺瘤或息肉已经治疗(如手术、肠镜下电切)者。据统计,约有30%~50%的大肠癌由良性肿瘤恶变而来,以腺瘤性息肉恶变较常见。

  三是曾患妇科恶性肿瘤并接受过盆腔放疗者。曾患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这些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接受过放疗者,大肠癌的发病机会较常人高2~3倍。

  四是胆囊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当人体胆囊被切除了,肝脏分泌出的胆汁没有了储存的地方,便持续不断地排进肠道,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肠粘膜,就有可能使受刺激的肠粘膜癌变。据西方许多研究资料报告,这个变癌的过程大概需要10~15年以上。

  五是本人患过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十年以上未愈者。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癌前病变,患病后第一个10年,大肠癌发生率约3%;以后每年增加20%。

  六是FAP及HNPCC家族成员。FAP,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因基因缺失引起,存在遗传性。病患40岁以后可癌变,55岁几乎%癌变。HNPCC,即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为基因突变所致,占大肠癌的5%~10%。

  七是出现不明原因排便习惯改变。大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明显,大便前腹痛,下坠,拉粘液脓血便。

筛查大肠癌方法有多种,比如直肠肛门指检,因为在中国有50%以上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直肠肛门指检就可以检查出来;还有粪便检查和钡灌肠X线检查;最明确的检查方法是大肠内窥镜,俗称肠镜,惧痛者可做无痛肠镜;还有一种最新技术名为大肠胶囊内视镜,最大的优点是它并非是入侵性,却能提示肠内病变,但不能做活检确诊。

如果您觉得不错,请在页尾点哦~

▎西安长安李雅君中医诊所▎

独特疗法专治胃肠病

专家咨询

长按图中的







































治疗白癜风中药方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jbzd/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