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人文
科普
服务
临床上大部分的息肉都是良性的,体积小,发展速度缓慢以及性质稳定,可以保守处理。当然,也有部分息肉已经体积过大,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去除,避免继续发展影响健康。有部分通过检查发现息肉是良性的,但不用很长时间又恶变,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般认为,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腺瘤性)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虽然腺瘤的癌变程度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所以,查出息肉也不必过度紧张。
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检查。
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
做好这4点,肠癌或绕道走
01
有疾病及时治疗
部分人之所以出现肠癌,原因是有肠道腺瘤样息肉没有及时治疗,容易病情发展而引发癌症。本身肠道腺瘤样息肉有家族聚集性,而且发生性质改变的风险很大,需引起重视,确诊该疾病马上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避免继续发展。
02
定期体检
为了预防肠癌,建议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这是了解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癌症的手段。因为大部分癌症早期信号不明显,单纯依靠自我感觉很难及时发现,等到有明显不良症状,如腹痛、身体消瘦、便血、排便习惯改变才去就诊,为时已晚。
03
健康饮食
肠道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保持功能正常,需要饮食方法恰当,讲究清淡和规律,而且暗藏风险,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少吃,这样肠道负担减轻了,自然消化顺利,可以及时提供人体需要的各类营养。
04
远离酒精
现在因为喝酒出现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而酒精的伤害大,不单纯让肝脏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脂肪肝和酒精肝,还会刺激胃粘膜、升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损伤肠道,在原本就有健康问题的情况下喝酒,会成为疾病加速器,更快诱发恶性肿瘤。
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肠癌及息肉最有效的方法,以下高危人群需要结肠镜筛查:
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
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
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
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
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
⑥有盆腔放射性治疗和胆囊切除史者。
⑦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总之,大家应对照以上高危因素,体检时进行筛查,以便对结肠息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查”。
另外,保持饮食清淡,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肉类海鲜、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还要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的产生。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