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在医院有许多患者或家属拿到胃肠镜检查报告单后一脸茫然,为使患者对胃肠镜检查报告单有个大体的了解,今天,我们邀请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医学硕士、消化系统疾病专家王培,为您解读胃肠镜检查后出现的常见检查结果。
浅表性胃炎:
它反映了胃粘膜浅层有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而深层的胃腺体正常。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型、中型、或伴急性活动等类型。根据情况不同,使用不同药物后患者可治愈。
萎缩性胃炎:
它是指除了粘膜有炎性细胞浸润,还可见胃腺体部分或完全消失。萎缩性胃炎必须积极治疗,因为萎缩性胃炎发生肠化生的机会较多。
肠化:
即肠上皮化生,意思是在胃粘膜上皮中出现肠上皮,可见于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中,也可见于部分正常人。目前医学上采用粘液组化、酶组化及电镜技术等,将肠化生分为完全型、不完全型及小肠型或结肠型。现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不完全型、结肠型肠化(也称为Ⅲ型肠化)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见到肠化报告后应进一步检查。
个别腺体囊状扩张:
根据病理形态,胃粘膜腺体扩张分为单纯扩张和异型扩张。单纯扩张指腺体扩张程度较轻,为局灶性或孤立性,腺腔内黏液分泌多,腺体无萎缩,腺上皮异型增生,可伴有肠化。目前认为它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因此对活检胃粘膜有腺体扩张情况的,尤其是异型扩张的患者要进行定期复查。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也称为不典型增生。对这一检查结果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可以说是一种癌前病变。据有资料报道,轻度异型增生者癌变率为2.35%,中度者为4-5%,重度者为10-84%。轻度患者就每3-4个月复查一次胃镜,中度者2-3个月复查一次。重度者则应尽早手术治疗。
胃内异物:
此类现象比较罕见,我们进食时有可能将鱼刺、骨渣、枣核等异物不慎咽下,大部分会经过粪便排出体外,但如果异物刺入食道壁或者胃壁,也会引起疼痛不适,甚至大出血,通过胃镜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怎么应对异常
如果对上述的检查结果的叙述还不清楚,或者存在疑问的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病急乱投医,也不要百度一下就算了,为了你的安心,为了你的身心,请及时到医院内一科咨询消化系统疾病医生,我们将根据你的情况“量身订做”具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