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了钦北区多人吃野菌中毒住院不要随

每年6月至9月

是各种野生菌生长采食季节

尤其现在钦州已进入汛期

隔三差五下个雨

这给野菌提供了疯长的机会

对!就是这种感觉!

biu~biu~biu~

这段时间,钦北区掀起了一阵邀队采摘野菌的风潮。清晨或者傍晚,你总能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小树林里,半山腰不少猫腰举铲,拎着塑料袋的村民遍地寻野菌。

小掌的朋友也曾邀请小掌一起去采摘。听那蒙的朋友说,这段时间,菜市场卖担菌的商贩特别多,走一圈下来都在卖,而且前阵子刚出来的时候还卖得很贵,十几块钱一斤,有些村民还因为卖野菌“发财了”。

集市周边都是这种画面:

(网络配图)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真的太好吃!煮的汤也是特别浓郁香甜,是的,小掌喝过!超级好喝!周末差点就奔赴钦北区那蒙镇去采蘑菇了。

为什么说是差点呢?

因为还没来得及出发

钦北区就“出事了”

野菌好吃,也不能乱采乱吃!

有人因为吃野菌中毒了!

这两天,大寺镇陆陆续续地有4户人家因为吃了有毒的野菌,一起住进了镇卫生院,均为家庭中毒,其中还有两人病情较为严重,医院就诊。听说都是在住处附近山上采摘了一些野菌,当天就炖了吃。没多久,他们就陆续出现恶心、乏力、腹泻等症状,医院急救。

估计北区朋友会疑惑,“大家都是这么吃?怎么就你们这几户中毒?”

话可不是这么说!据了解,中毒的这几户人家都是吃了自己上山采摘的野菌中毒的,其中不乏“识货”的老司机,有过很多次吃野菌的经验,但还是中招了。因为他们采摘到了一些与担菌长得极其相像的野菌,担菌是安全无毒的,但无毒的野菌往往与有毒的野菌混生,长得太像,容易混淆!

所以虽是采摘野菌的好时节

但也是误食野菌导致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轻者身体不适,重者危及生命

别以为自己是老司机就可以随便吃

偶尔也可能翻车的好吗!

今天下午,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就此事发出了“警示信息”:

钦北区各大乡镇

也在今天紧急召开会议

向当地群众广泛宣传

勿食野生蘑菇!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哇!

一想到自己如此喜欢的美食

竟然有可能是毒药

可真是扎坏了小掌的心!

扎!扎!扎!扎!

还是老老实实和小掌一起学习

怎么识别毒蘑菇吧!

你以为,印象里的毒蘑菇都是这样的?

颜色鲜艳,造型奇特

▼▼▼

但长得朴素的

像市场上卖的蘑菇

还是一样有毒

▼▼▼

都!不!能!吃!

据了解,在我国,蘑菇种类繁多,其中毒蘑菇就有约种,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通常大家会认为,形状漂亮、颜色斑斓的才是毒蘑菇。现实却并非这么简单明了——

据食品安全专家的说法称,判断蘑菇有毒还是无毒,专家也无法通过外表一眼识别。有些长相朴素的蘑菇,其实毒性巨大。

比如,在广州白云山就发现了大量的“致命白毒伞”,其外形和某些可食蘑菇十分相似,但却含有剧毒毒素,食用50克(一两)白毒伞即可致命,是广东地区误食后致死率最高的蘑菇。

此外!由于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

因此,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若市民误食了毒蘑菇,会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及视力模糊,假如就医不及时很容易会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目前民间流传的许多“识别毒蘑菇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在发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中,部分受害者就是因为相信了一些不科学的“毒蘑菇识别方法”。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所以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

不!要!吃!

准确讲是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吃!

老老实实吃种植的,就这么简单!

领导说了,点一个工资加5毛

▍内容来源:掌尚钦州、广东食品安全网(版权归原作者)

▍责任编辑:小宇宙

▍爆料、(视爆料素材给予稿费20-元不等)

——END——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ewq.com/jbpj/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