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
一、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炎症性疾病。本病发病机理虽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与免疫、精神神经、过敏、遗传及非特异性感染等因素有关。本病可分为轻型、重型及暴发型3种。
二、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脓血、腹痛和里急后重。起病初期腹泻不太明显,粪便表面附有粘液,继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3—10次不等。严重时每天可达10一30次,大便中混有鲜血、粘液和脓液。同时可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时可见发热、心悸、衰弱、消瘦、贫血、水及电解质大量丢失等。以直肠炎症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有时可能会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确诊主要依靠X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及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并可取肠粘膜做活组织检查;大便的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可排除细菌性痢疾、寄生虫感染等特异性结肠炎。
三、慢性结肠炎自诊要点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粘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热度可超过38.5℃,脉律增速大于90次/分。
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四、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病人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运用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另外,慢性结肠炎应早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防病生它变,悔之晚矣。
医院肛肠科,成立1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瘙痒症等肛肠疾病的微创无痛治疗。
尤其擅长用中西结合疗法和中医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顽固性便秘和慢性结肠炎。
肛肠科咨询热线-
朱迪革主治医师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