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
1、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2、自身免疫: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3、精神因素:有人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心身疾病强调心里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4、遗传:结肠炎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1、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
2、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
3、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
4、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夏天炎热,出汗较多,应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喝一杯加盐的白开水;多吃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番茄、黄瓜、草莓、豆制品等;应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饮品宜清凉忌过冷、且冷食多为高糖分、高脂肪的食品、不易消化。更不可以冷食代替日常饮食。
4、夏季食补或药补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适当选用一些滋补阳气的药物,如冬虫夏草等。食用一些能益气生津的食物,如松子、木耳、黑豆。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脾胃肝胆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