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一种新型腺病毒引起的雏鹅传染病。可造成雏鹅大批死亡,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1流行病学
自种蛋孵出的小鹅自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达到高峰期。30日龄以后基本上不发生死亡.死亡率在25%~75%,甚至%10日龄以后发病死亡的雏鹅有60%~80%的病例在盲肠往十二指肠方向.这一小肠段出现了典型的类似于小鹅瘟的“香肠样”病理变化.所以一般人们认为该病就是小鹅瘟,但这些种鹅在产蛋前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免疫的后代雏鹅仍然发病.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对该病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该病无论是自然发病还是人工感染.其死亡高峰期均集中在10~18日龄。
2临床症状
该病自然感染潜伏期3~5d自然病例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2.1最急性型病例发生在3~7日龄雏鹅,常常没有前驱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即极度衰弱.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倒地乱划.迅速死亡.病程几小时到1d。
2.2急性型病例多发生在8~15日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群采食时往往将所啄草丢弃,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鹅掉群,行动迟缓,嗜睡不采食,但饮水似不减少:病鹅出现腹泄.排出淡黄绿色或灰白色或蛋清一样的稀粪.常混有气泡,恶臭.病鹅呼吸吃力.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边缘色泽变暗.临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触地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出现抽搐症状。病程3~5d。
2.3慢性型病例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消瘦.间歇性地腹泄.最后因消瘦营养不良和衰竭而死.部分病例能够幸存.但生长发育不良。
小编在此感谢朋友!
亲:您觉得这篇文章很棒,请分享在朋友圈吧!
做中国最好的养鹅技术学习平台。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