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旭的父亲,我是赵旭的母亲,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吧,为了这个病家里已经花了三十多万,实在坚持不住了”面对着镜头的老两口已是泣不成声,那布满褶皱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痛苦与无奈。
赵旭,霸州煎茶铺元里村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寒门学子,一个维系着全家希望的小伙子,刚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却被查出了尿毒症。
为了给赵旭治病,姐姐带着他奔波就医,体弱多病的父母在工厂打零工赚钱,57岁的父亲准备用自己的肾移植给儿子,后因肾源不匹配不得不放弃。
一家人只靠着姐姐两千多的工资和老两口打零工赚钱来维持生计,面对不幸,赵旭的这一家人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令人感动。
6月4号下午我们与赵琳(赵旭的姐姐)一起乘车前往赵旭的家,在途中赵琳介绍说,当时送到四院的时候我弟严重贫血,肌酐化验显示非常高,之后立刻转院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抢救治疗。仅在医院住院期间就将近花费掉了二十七八万费用,我们当时东拼西凑好久才勉强凑齐。
这几年我们一家咬牙坚持着,省吃俭用,没钱到处借,我每个月发的工资全给弟弟买药了,总不能让我爸爸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吧,说到这赵琳的眼圈开始湿润,声音哽咽了起来。
赵琳平复了下心情继续说道:“现在腹透对我弟弟病已经没有效果了,医生给出两个方案,一个是长期血透维持。一个是肾移植。医生也知道我家条件,换肾肯定拿不出手术费。而且当时我弟肌酐太高了,肾移植配型也要至少半年时间,没办法只能让我弟先改血透缓解,在维持身体情况”
不久我们便到了元里村的赵旭家,面积不大的平房显得很是破旧,发黄的墙面,残破的屋顶,简陋的家具,家里的摆设也是屈指可数。
说起赵旭家,元里村的村民几乎都知道他家情况,老两口老老实实的务农人早年间生活就很不易,赵旭的父亲在40岁的时候因为青霉素中毒,而且有心脏病,结肠炎,始终在养病一直干不了力气活。母亲身体也不好,体重只有七十多斤。
老两口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眼看好日子就要来了,可谁能想到赵旭却得了尿毒症,虽然新农合给报销了一部分费用,村里也组织了募捐,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可面对这巨额治疗费用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赵旭的父母不善言辞,只是默默看着的我们,一直是赵琳在向我们说明着赵旭的病情的情况:“这四年来我弟一直在做腹透,每年都要花费掉7.8万的费用,而且腹透一弄就是一整天,身体里的液体排不出去,身子每天肿着,不能喝水也不能吃盐。还并伴随着有肾性贫血,心功能不全,心脏积液的等多种并发症。我弟患上尿毒症之后,情绪转变很大,阳光乐观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但是他在爸妈面前表现很坚强,每次痛的在床上打转,也不和我们说,自己默默地忍着。前些日子腹透已经没有效果了,医院做血透,赵旭还和我们说做血透就不用再天天待在家里了,可以去干些零活赚点钱还账.....。”赵琳眼圈红润,眼泪又掉了下来。
这时赵旭的父亲也从抽屉里拿出了赵旭上学期间获得的荣誉证书:“孩子得了这种病,各种苦头都吃过了,为了孩子的病我们已经花了三十多万(其实不止三十多万,后期好多费用都是赵琳和朋友借的,赵琳没和父母说,怕增加他们的压力),现在他的病情又加重了,需要的钱更多了,我们自己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只能求求大伙救救我的儿子,他还年轻啊,你看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得了好多证书,多好的孩子啊......”老两口的泪水的脸上一直没有间断。
之后我们又前往了廊坊四院看望了赵旭,刚刚做完血透他,全身浮肿很是虚弱,我们也没多打扰赵旭,只是说明来意,让赵旭保持良好的心态。“谢谢”赵旭虚弱的回答道,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但是赵旭的眼里充满着坚定信念以及活下去的希望。
赵琳联系电话/
面对苦难,赵旭的这一家人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令人感动,希望爱心人士,帮帮这个不幸而又坚强的家庭吧。
赞赏